怎样欣赏辞赋
作者:贺登川 时间:2006/4/12 6:46:3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赋起源于战国时代,大盛于两汉,汉赋的发展起初是抒情的骚体赋,逐渐演变为散体大赋,这是赋的兴盛阶段;以后逐渐向“睹物兴情”的抒情咏物小赋发展,直到魏晋仍然流行,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体。
二、阅读技巧指导
1、了解辞赋的思想内容
汉赋大肆铺陈宫苑的富丽、京邑的繁华、物产的丰饶,神仙、田猎、声色之乐,藉以夸耀统一的汉帝国的声威,并对最高的统治歌功颂德,结尾才附以规劝讽谏之意。汉以后的抒情咏物小赋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2、了解辞赋的语言、音韵特点。
汉赋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韵散结合的语言和设为问答的形式,汉以后的抒情咏物小赋则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
艺术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自觉运用,词汇丰富,对各种事物做多方面的形象描绘。语言富有音乐性,大量运用双声、迭韵,音律和谐,声调铿锵。
三、经典作品举例赏析
1、司马相如《长门赋》
汉武帝元光五年,陈皇后被废,幽禁长门宫,愁闷悲伤,凄苦异常。她幻想借助司马相如的生花妙笔,转述自己眷恋武帝的心情,以感动武帝,于是派人送给司马相如黄金百斤,以求一赋。司马相如怀着深切的同情,以失宠的陈皇后的口吻,形象生动的抒写了女主人公望君不至的复杂心理,描述了陈皇后对武帝的专一的爱情。
作者以铺张排比的手法,以娟秀委婉的词句,曲折细致的展示了女主人工坐待天名的种种行动和孤寂难挨的内心痛苦,概括了封建时代皇帝后宫里绝大多数妃女可怜可悲的命运,因而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对后代“宫怨”题材的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是解释箸文的原由,其次则是依照陈皇后在周遭所预见的事物、及其情绪的起伏变化做描述。首段序文部分点出作赋原由,是属于开门见山的修辞法;其次则是用顺序法依照详细情况及时间先后描写。第二段用昔日与今日对比,悲伤人事全非的情怀。第四段以偌大空间对照陈皇后的孤寂悲凉。第五段开始只是单纯的叙述其弹琴的过程中情绪的转折,后则用“季秋”(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喻“降霜”(深秋霜降),“夜曼曼”(长夜漫漫)喻“岁”(一年),使用的是譬喻修辞。
2、苏轼《前赤壁赋》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
四、经典作品推荐
汉赋·神女赋·宋玉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
汉赋·司马相如·长门赋
汉赋·吊屈原赋·贾谊
汉赋·答客难·东方朔
汉赋·刺世疾邪赋·赵壹
汉赋·七发·枚乘
汉赋·文赋·陆机
汉赋·思旧赋·向秀
汉赋·洛神赋·曹植
汉赋·登楼赋·王粲
汉赋·述行赋·蔡邕
汉赋·归田赋·张衡
汉赋·逐贫赋·扬雄
晋赋·三都赋·左思
晋赋·闲情赋·陶渊明
南北朝赋·江淹·别赋
唐赋·滕王阁序·王勃
唐赋·阿房宫赋·杜牧
宋赋·欧阳修·秋声赋
宋赋·苏轼·前赤壁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