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答题指导

作者:jichunhua|  时间:2005/8/28 20:59:0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填空是试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因缺少填空的技巧,又视填空题为简单题,因而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填空题有规律可循。一般的填空题有五种类型:一是意义填空,二是还原填空,三是推理填空,四是联想填空,五是美感填空。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些题型的填空方法。
  一、意义填空题的补充方法
  意义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遣词造句方面的能力,反馈蓄词信息,要求细致筛选词语,切忌随意猜选。对于意义填空题的完整补充,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前后词义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这一类的填充,我们要反复阅读原句,判断前后词义是同义还是反义,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憎还是爱。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运用“伟大”、“伟绩”、“武功”等同义词讽刺了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在填这些内容时,我们要联系前后词义来考虑其明褒实贬的讽刺效果。
  2、从词语结构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有些词语(尤其固定短语)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组合方式,它们往往由偏正式、支配式、陈述式合成词组成了并列短语。我们可根据前一语素意义推究后一语素的意义,前后语素意义相近的如:耳濡目染,维妙维肖,言简意赅;前后语素意义相反的如:化险为夷,色厉内荏,良莠不分。我们还可以根据已知的短语的结构找出与其语义相近或相对、而词性和结构又大体相同的词语,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守株待兔――缘木求鱼;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3、从具体语境和句群意义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我们首先要确定所填内容的范畴,然后逐一琢磨所填内容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效果。鲁迅在《药》一文里对华老栓在刑场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的情景描写,用了“嚷”、“抢”、“扯”、“塞”、“抓”、“捏”、“哼”、“说”等一系列有序的动词来描述。结合具体语境,填上这些词语,刽子手康大叔野蛮凶残的形象就完整了。
  若在句群中出现填空的内容,我们要抓住句群中的递进、转折、条件意义等关系,把几个意义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前后衔接连贯,合乎情理。意义填空填不仅包括填词,还要求填一句话,所填内容往往是文章的主旨、作者感情深化处。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好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二、 还原填空题的补充方法
  还原填空题,就是制题时故意把一段话中的一句或两句重要
  的、关键性的句子隐去,要求考生把它复归原位。这种考题,可以检测学生记忆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填空时要防止相似内容的干扰,注意前后句间的关系。对于还原填空的完整补充,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式还原填空。从所填内容的了限定性,前后句间的
  并列、顺承、因果等关系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选择式还原填空。根据对所列填空内容若干项的分析、
  比较、取舍,选定合适答案。如:向宠是___一文中出现的人物:a《触龙说赵太后》、b《答司马谏义书》、c《隆中对》、d《出师表》、e《大铁椎传》
  3、阅读式还原填空。这类填空是提供一段、数段或一篇短文,从中抽出一句,你可通过阅读,将该句归回原处。所填内容往往是选文(节)的中心句、总括句、例证说明句、过渡照应句。假如抽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句还原到第五句里,因这一句属举例说明“细胞液碱性越强时,花青素呈蓝黑色”这一现象的,若填入别处,那就扰乱了语句次序。
  三、 推理填空题的补充方法
  推理填空题主要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准确、缜密。我
  们填空时应抓住关键词语,逐一剖析,层层推导。对于推理填空题的完整补充,一般有以下几中方法:
  1、从语序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在阐述马克思一生中重大贡献时,借助虚词,仅用了三句话。首先说两大理论发现“该是很够了”;第二句借助“甚至”一词,进一步指出要能作出一种发现“也已经是很幸福的了”;第三句用“但是”一词,强调了马克思研究造诣之精深。由此可见,选用正确的词语,按一定次序填空,本身就是一种推理过程。
  2、从文体的特点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记叙文着重在线索、人物性格方面来把握填空内容;说明文重在事物特征、说明方法方面来把握填空内容;而议论文则重在论证方法、概括论据方面来把握填空内容。
  3、从推理的类型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开头利用语言跟走路、吃饭作类比,进而推导出结论:人类有了语言,这是人类不同于别的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陋室铭》一文运用类比推理,由山――仙――著名,水――龙――灵异,从而推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主旨;《死海不死》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推导死海不死的成因的;《济南的冬天》,老舍写了济南的山、水、雪、城,我们可通过归纳推理,填写出“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特点。
  四、 联想填空题的补充方法
  联想填空题主要是考查求异思维的能力,要求我们去感受
  去补充作品里某种场景,再现已学的知识。做这类题时,应着重考虑联想的角度,事物间的相似点。对于联想填空题的完整补充,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联想语言、动作、神态、情感来判断应填的内容。白居
  易在《琵琶行》中用“千呼万唤始出来,扰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语句描写了琵琶女羞涩拘谨的神态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填空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人物的神态、心理这一角度来联想。
  2、联想作品的情境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当要填写鲁迅笔下孔乙己、阿Q这两个人物性格特征时,我们要联想作品中的情境:由于当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决定,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给钱的动作是“排”,可见迂腐至极;而阿Q则是“扔”,活画出他浪荡放纵性格以及表现自己阔气的神态。
  3、联想比喻的本体与喻体间的相似点来判断应填的内容。杜牧《阿房宫赋》描绘秦王穷奢极欲时,运用大量比喻句,极力铺陈,把“梁柱”、“椽子”、“钉子”、“瓦缝”、“栏槛”、“管弦乐”,分别比喻农夫、女工、粟粒、帛缕、城郭、言语,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语句中喻体与本体间的相似点及有关修饰语,填空原句就不难了。
  4、联想词语所表现的气势来判断应填的内容。《过秦论》一文用了“据”、“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语描述秦国国君野心勃勃、并吞江山的气势。这些语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形象感人。填空时,我们只要联想其气势,笔下的词语就会源源而出。
  五、 美感填空题的补充方法
  美感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要求有正确的审美观。填空时要充分挖掘课文美的内涵。对于美感填空题的完整补充,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词语的色彩美感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吴伯箫在《菜园小记》中用“繁茂泼辣”、“绛紫”、“银白”等词语描绘了一幅田园清新斑斓图,给人以颜色之美;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寓情于景,描写春天花儿之艳:“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在填充这些内容时,我们感到自然景物中寄寓着作者深沉赞美之情,有一种情感美。还有的填空,可以从语体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如“跳动”与“扑腾”,它们的意义相同,但有书面语同口语之分。
  2、从动态美感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陆定一在《老山界》一文中,用“春蚕咀嚼(桑叶)”、“野马奔驰”、“山泉呜咽”、“波涛澎湃”来形容陡峭山腰上远近、巨细的声响。我们可以从自然界声响的动态美上来判断应填的词语。
  3、从生活美感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生活中处处有美,有时是我们缺少发现。我们读了《筑路》、《挺进报》、《荔枝蜜》等文,领略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生活美,看到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生活美,这些美的内容都可以组成填空题。
  4、从人物形象美感上来判断应填的内容。分析了《百合花》中腼腆、拘谨、质朴的小通讯员,《普通劳动者》中朴实、亲切、壮心不已的林将军。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我们感到了人物形象之美。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气质美,都可以作为填充题的重要内容。
  以上五种填空方法是互相联系、互为变通的,答题时要触类旁通、灵活掌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