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之如何精准审题

作者:不详  时间:2024/2/19 17:06: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一、审辩式思维,避免片面化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稚思维,学会审辩式思维。
  比如“信念”的意思是“坚信不疑的想法”。人生有许多奇迹,有时轻而易举就可做到,其中缘由确实在于非凡的信念。但是,一般人可能没想过:成就信念有必然的规律在其中,比如一只老母鸡有了信念,21天不挪窝孵在一堆鸡蛋上,就能孵出一窝雏鸡;可是将鸡蛋换成一堆石头,就算有十只老母鸡的信念也白搭。
  最可怕的是荒唐的信念,它只能是破坏的力量。事实上,你确立的信念如果是错误的,这样的信念越坚决,失败得就会越悲惨,即便有力量也是破坏的力量。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念,他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的信念,就是不人道乃至反人类的。
  因此,关于“信念”的正确认知应该是:一个人确立、坚守信念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让自己的信念符合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以及人道的要求。
  【考题展示】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题引导语)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到过。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审题立意】
  这道题有较大的开放度,对题中的观点,允许考生认同、反对,或作辩证思考。应调动已有的学习积累,结合生活经验,开掘其丰富内涵和多维指向。
  首先,题中所言“重要的东西”,可以是有关世界认知的基本问题,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常见话题,对其内涵的必要界定是文章恰当展开的起点。考生可以从物质性与精神性、实在性与虚拟性等角度对“重要的东西”进行分类,确定个性化、多样化的标准。
  题中“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引导考生回溯历史,在重访中探索,更好地传承与理解文化积淀。“很早以前”引导考生思考当下所认同的“重要的东西”在历史上是否被提及,是否同样重要,是否采用一贯的标准,等等。
  常规立意示例:
  1.认同“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人类生存遇到的精神上的任何困惑、情感上的任何纠葛、思想上的任何悸动,孔夫子、苏格拉底、莎士比亚、歌德,他们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你的焦灼、不平、忧愤、欣喜,屈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早就提到过,而且比你想得全面、具体、深入,说得深刻、细腻、贴切。
  2.否定“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每天升起的都是崭新的太阳。虽然有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重复体验之中,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今天,更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经过抽象的人生经验确如你所说,被以前的人提到过,但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个体的感受越精微、细致,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
  审辩式思维立意示例:
  首先,关注“重要的东西”这个概念前的限制词“所有”。“所有”一词强调了范围,隐含着对考生思维全面性、缜密性的要求。面对“所有”这样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必须马上追问:“所有”就是“无一例外”,真的是绝对如此吗?有了这样的反省和质询,你就会去思考和辨别“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其次,思辨“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是人文精神还是科技发明?如果是前者,人类坚守的一些美好品质,关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思考,说这些“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基本成立;如果是后者,只要大脑清醒,一般都会认为科技永远面向未来,它是解释未知困境的,必须保持创新。科技要提供的就是“从未被人提及的”方法、策略、技能;每一次科学发明、技术革新,带来的都是“崭新的世界”。
  再者,在正确诠释“重要的东西”的基础上,你还可以进一步思辨。比如,人文精神就一定是很早以前被人提到过的吗?近现代的哲学思潮演变、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可能都是“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又如,科技发明就一定不是很早以前被人提到过的吗?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发现,无一不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些困扰人类的技术问题,都是前人遇到而没有攻克的难关。那些突破不了的困境,以前的科学家怎么会“不提到”呢?
  最后,还可思辨“提及”。那些“重要的东西”即使已被提到过,但一定存在进一步揭示的空间,还是可以面向未来,展望这些“重要的东西”将何去何从。
  二、因果式思维,避免简单化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因此“知其然”固然重要,“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同时,任何现象都会引发其他现象的产生。我们分析问题(包括审读题意)时,既要看到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又要看到它会引起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将原因与结果割裂开来看待。有的因果关系是连锁的,更需要运用因果思维加深认识。
  试举时文《为什么不守秩序?》为例。该文剖析的是国人不排队、不守秩序的原因。文章先采用排除法,通过“乘飞机”的例子归结出“不守秩序并不是资源不足造成的”。接下来,文章写道:
  什么是贫困基因?他解释说,在一个食物缺乏保障的环境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存储能量的人,容易挨过饥荒,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就会被淘汰。久而久之,生存下来的人就都具备了存储能量的能力。由于这是贫困的生活环境所造成,所以称之为“贫困基因”。
  …………
  恐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因。在封建专制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中国历史,从大的层面来讲,总是分裂多于统一,战乱多于和平。即令汉、唐、宋、明、清,这几个中国人可以引以为光荣的辉煌王朝,也都是诞生于血海之中。在这个苦难的生存环境里,人民没有任何权利和保障可言。这种状态下的中国人,只能是听天由命、朝不保夕、提心吊胆,如惊弓之鸟一般熬日子。一有风吹草动,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人群,哪有秩序可言?逃得快的,还有可能苟活;犹豫一点的,顾及一点礼仪尊严的,早就成了乱军囊中的人肉干。几经淘汰,恐惧就进入了先民的基因。
  即使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这种恐惧也没有消除,只是恐惧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没发财的,怕一辈子受穷;发了财的,怕政策变。更普遍的心态,是怕别人得了便宜,自己吃亏。
  该文通过关于“贫困基因”的类比论证,层层挖掘,形成了清晰的逻辑思路:“秩序的混乱是由于人们内心的恐慌——内心的恐慌是因为深入骨髓的基因——基因的形成取决于我们祖先的生存方式——要改变基因就要改变生存方式——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以自由、平等、科学、民主的思想启蒙人民,是改造旧基因、迎接民族新生的光明之路。”
  由此,本质性原因就呈现出来了。或许,造成“不守秩序”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作者的“一家之言”和审视问题的方法,仍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考题展示】
  (2023年上海卷作文题引导语)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审题立意】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切合青年考生的心智发展、思考兴趣和思维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作文题引导语第一个分句涉及行为主体、主体态度、主体行为与行为客体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分句与第一个分句构成因果关系的设问,把“好奇心”作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之一呈现出来。不过,第二个分句构成的不是封闭的判断,而是开放地设置问题。
  由此,上下分句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给了考生极大的思维空间。
  审题立意时,首先需要的是明“概念”。材料里的“陌生世界”,主要不是指地理上的一片新大陆,而更多指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思考方向(如大航海时代的繁荣,又如当下对太空的探索)。接下来,重点是从归因角度,充分审视“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具体可分为两个步骤:
  其一,先分析“好奇心”如何促使人们“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人类为何能认识世界并征服世界?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去了解它。一个对身边事物没有欲望、没有热情的人,既不可能发现陌生世界的奥秘,更不可能主动去探索。“好奇心”大概是人“探索陌生世界”的第一动力。人幼年时,对身边的万事万物充满好奇。随着年龄增长,人眼中世界的边缘也在扩大,不仅有眼前的见闻,还有广阔的科学、社会、人文、艺术领域,其中许多内容对个体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如果对某一领域产生了“好奇心”,此后的人生道路很大程度上就会沿着它探索下去。
  其二,换个角度思考:有了“好奇心”,人类就一定“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吗?没有“好奇心”,人类就不“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吗?都不是。因为从探索的条件看,好奇心是乐意探索世界的起点,好奇心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人们走进陌生世界;但是在进行了一定阶段的探索之后,保持“乐意去探索”的精神还需要更多的内容,诸如坚韧、毅力、天赋、基础能力等。再从探索目的看,探索世界除了满足所谓的好奇心,可能还有诸如责任心、担当感等其他因素。社会上的许多工作,未必都以“好奇心”为出发点,有些可能是必须承担的责任,是更宏大视野里的义务,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有些人是从承担、完成某种伟大的使命出发,在接受任务、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最通俗的表达。可以说,除了“好奇心”,使命感、荣誉感等(往大处说包括家国情怀)也可能催生人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欲。
  此外,可能的立论角度还有:“好奇心”是起点,“好奇心”之外还有外部因素(如身边人的影响),还有喜新厌旧或不安分之类的人之天性,甚至还有“名与利的诱惑”(如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获取金银财宝才是关键)。
  三、聚焦式思维,避免空泛化
  面对动辄以十万、数十万计的考生,高考作文提供的话题(一道材料作文题往往包含多个话题),必须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因而这个话题肯定是比较大的。如果直接以大写大,很可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这时候最重要、最有效的立意方法就是运用“聚焦式思维”,在“化大为小”中实现“大题小做”。
  像有一年全国卷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针对此题,如果把立意落实到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上,文章马上就好写了。如满分作文《问世间情为何物》,写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以她们一生经历为依据,总结出‘情为何物’的答案”,其构思的焦点就是两句话:对“什么问题”的确定——“情”,让谁来解答——“四大美女”。
  作文研究专家高朝俊教授对此文的评价是:
  当作者想到这个题目,要来解答“情为何物”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也许是她)已经选择到了一个好论题;更妙的是,作者居然又想到了“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来回答什么叫爱情,这样的构思实在太精彩了。……“四大美女”的爱情经历各不相同,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她们对“情为何物”的答案,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这个切入点选得非常机智,西施说“爱情是工具”,昭君说“爱情是手段”,貂蝉说“爱情是计谋”,杨玉环说“爱就是恨”。从“四大美女”的人生经历中,我们看到了“爱情”丰富的内涵。“答案丰富多彩”,清楚明了,文章内容也因善于“聚焦”而显得非常厚实。
  【题目展示】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审题立意】
  题目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話“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确立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必须提醒的是,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一定要有一个小的切入点,要写出自我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挖掘出属于自我的选材和内容。
  议论文立意示例:
  1.可专谈“好的故事,其实是好的人之间发生的灵魂共振”,或者“我们每个人既是故事的听众,也是故事的主体”。
  2.可专论“纪录片《人生一串》以镜头语言诠释温情故事、市井烟尘,让观众从快节奏生活中解放心灵,真切感受到治愈的力量”。
  3.可锁定“《侍坐》章”这一个“点”,阐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侍坐》故事仍将引领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4.可着眼“侯孝贤作品《风柜来的人》”,指出“也许中国故事中的东方美学,正被商业片淹没。所幸,尚有未来的你与我,将倾己所能,重寻这一片湖光山色”。
  5.可联系热播的《功夫熊猫》《我和我的祖国》等影视作品,阐释“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融合加速,民族文化式微。中国更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延续中国文化之圣火”。
  记叙文立意示例:
  1.电影《满江红》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现实故事,因为“精忠报国”是超越时空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可以唤醒更多人成为英雄。(以班级讨论会形式展开)
  2.我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在童话故事里,童话是假的,但童话也一定是真的,它们永远亮如星辰,在每个人心中熠熠生辉……
  四、创新式思维,避免平庸化
  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表达自我认知、阐述感受感悟,理应力避人云亦云,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用南京师范大学骆冬青教授的话来说,就是:
  “心往一处想”,在高考作文中是可怕的。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出现大面积的平庸、呆板、格式化的文章,其源头就在于不能自己感受、思考问题。……如果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头脑中属于公共的、他人的内容驱逐出去,用纯粹的自我去构思即将要书写的文章。
  例如世人大多崇尚“第一”而相对贬抑“第二”,有人却著文《“第二”的价值》另发新见:
  具有积极引领作用的正能量的“第一”出现后,要有“第二”的跟进,这样才能形成趋势和力量(“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正义之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之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之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消极丑恶的具有负能量的“第一”出现后,如果“第二”拒绝跟进甚至出面制止,情势就不会恶化。最后以“只要有颗向善上进之心,第二又何妨”作结。
  此类有创见的文章,自然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又如2023年高考天津卷考查自勉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道作文题的创新立意可以是:“交益友”即“读无字书”,二者互相促进。开篇可明确:结交一位肝胆相照、互相促进的益友就像读一本“无字书”。接着,从交益友能学习对方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献身家国的奋斗勇气等方面做剖析;最后,聚焦于当代新青年要勇于承担建设家与国的历史使命,总结全文。
  【考题展示】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供料)“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审题立意】
  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彰显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今社会鼓励创造、倡导创新,但随之而来的是,少部分人漠视规律、急于求成,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导致费时费力、劳民伤财。高中生正值“小马乍行嫌路窄”的年龄,在高考这一人生关节点,深入思考“基础”与“创造”的关系,其意义深远。
  本题常规立意:
  1.“妙手”的本质,是长年累月坚持“本手”练习后灵感的迸发,是量变后的质变。
  2.坚持以“本”为本,表面看见效慢、进展缓,长远看则似缓实速,因为它埋下了创造的因子,暗含了“妙手”的萌芽。无论为学还是为人,都宜脚踏实地、一丝不苟。
  3.学习或做其他事情,首先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然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基础扎实的“本手”,在与工作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是个有心人,他终将和他的努力一起成长。虽然不一定成为“妙手”,但至少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辩证立意示例(对供料有补全):
  1.“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但这个基础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融通掌握。
  2.炼成“妙手”除了要夯实“本手”,还需要培养奋斗精神,需要健全自己的人格、锤炼自己的意志。
  反向立意示例(反弹琵琶而又在情理之中):
  1.技巧臻于至善后,若无灵光乍现,若无形而上审美的引领,依然是俗手,不能飞跃。
  2.遇到远强于自己的高手,不管是追求本手还是妙手,你最终只会落得个俗手;遇到远弱于自己的对手,不管你出本手还是妙手,都会把对方逼成俗手。
  3.俗手并非追求妙手不得而成,极有可能是过分拘泥于本手而造成的。
  在实际写作中,以上四种思维可以有机地兼而用之。
  请看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供料: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应对上面的考题,首先,可以运用“因果式思维”:为什么当代青少年会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答案是他们想放松自己,沉淀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现实中没有安静的环境而经常被打扰,是没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有利于他们张扬个性、完善自我的空间。其次,还可试用“审辩式思维”来立意,即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是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