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米”的方法
作者:王敏 时间:2007/12/4 15:14: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摘录法
有位名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聆听一位智者的谈话,就是在翻阅一部人生的画卷。”我们要善于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素材。有些同学文章看的倒也不少,可真正记住的却寥寥无几,等到用时就张冠李戴。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养成摘抄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看书”,这都告诉我们要养成随时摘录的习惯。摘录些什么呢?可以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可以摘录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可以摘录中外文化史、科学史、社会发展史中的人物、事件、成语、典故;可以摘录名人事例,凡人琐事,抑或是一些党政干部贪污腐化的事例等等。只要是对我们有用的,都可以摘录下来。摘录得多了,还要学会分门别类。
二、观察法
初写《我的母亲》这篇习作,同学们大都写得千篇一律,似乎自己的母亲都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脸上有皱纹,黑发中夹着几根银丝的模样,反正光看习作是绝对辨认不出的。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不善于观察,没有写出自己母亲的个性。有个词语叫“熟视无睹”,意思是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看见。同学们,我们要想写好文章,千万不能熟视无睹。我们不光要用眼睛看世界,更要用心去看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得。还拿母亲来说吧,母亲有中等身材的,也有高个的,也有较矮的。有的稍胖,有的则偏瘦。即便都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正合适的,那她们的穿着、装饰、发型、动作、对别人的态度、性格、能力是否一样?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自己母亲的个性,才能让人看了你的作文如同看见你母亲本人一样。试想,如果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没有认真观察过蝈蝈,他能将它们写的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吗?
三、联想法
郭沫若老先生正是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及街市上的人——牛郎织女,才创作出了著名的诗篇《天上的街市》。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韩寒写的一篇《杯中窥人》也正是运用了联想法。作者由一团纸在半杯水中浸泡、沉降的物理过程,联想到人在社会生活中从出生时一片白布似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接触社会之水后逐渐被浸湿,沉降的过程,从而表达出他对人在这一过程中种种思想行为的见解和评说。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善于给自己的思想插上一对翅膀,让它自由飞翔。它飞得越高,我们看到的就越多。
四、深思法
有些人没有思考的习惯。看书从不主动提出问题;听别人说话,都认为是对的,从不怀疑;做事,从不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这样的人肯定是个庸才。我们要想当个人才,就要学会思考,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要有怀疑精神,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悟出点什么。“爬悬崖”本是日常小事,而莫顿•亨特却从中悟出了一个哲理:走一步,再走一步。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能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我们要学习他勤于思考的优点,并要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及时记录下来。
同学们,只要我们多摘录,勤观察,巧联想,深思考,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