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可望而不可及的榜样——斯坦福大学

作者:李云生  时间:2007/6/1 11:39: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3.校园设计师欧姆斯泰德 
  斯坦福大学校园有一种粗犷、开阔之美,大片的树林和山地,红瓦黄墙、古朴的砂岩建筑,优雅的胡佛塔,典雅庄严、饰满壁画的纪念教堂,深沉的罗丹雕塑群,处处显示出名牌学府厚重、深邃的学术氛围。较之美国东部大学,他显得较为粗犷自然,更为斑谰精致,这正是美国西部与东部的基本区别。
  1886年开始建筑规划设计时,老斯坦福请来设计过纽约中央公园的著名建筑师欧姆斯泰德作规划,由28岁的杰出青年库里基具体设计。1887年5月14日,小斯坦福18岁的生日时,斯坦福大学举行了奠基仪式。一座座带长廊的四方形建筑开始出现在"农场"的绿地上。这些建筑,竟成为欧姆斯泰德的传世之作。 
  首任校长乔丹这样描述了斯坦福大学建筑的特色:“黄色的砂岩拱门和回廊,蔚蓝天空下的红色屋顶,构成难以忘怀的图画,这本身就是斯坦福教育的一部分”。纽约的报纸曾预言没有人会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西部上这所大学:“教授们将在大理石教室里面对空板凳讲课。”但大学揭幕之日,意想不到的人流涌向开幕式会场,预计有250个新生,实际上却有4 65个新生,其中2/3来自加州以外。
  惊讶的是,今日斯坦福大学的建筑与100多年前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三、斯坦福大学的主要特点 
  斯坦福大学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没有像哈佛、耶鲁一样悠久的历史。这所年纪刚过100岁的大学,比起东部那些建校300多年的大学来,真像一个充满了青春活力,情绪高昂的少年。它没有沉重的过去,没有岁月在它脸上刻下的沧桑,也少了一点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感。斯坦福有的是机会和可能性,有的是年轻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朝气,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1.自由创新的校风 
  首任校长乔丹向师生和来宾发表的激动人心演里说:“我们的大学虽然是最年轻的一所,但她是人类智慧的继承者。凭着这个继承权,就不愁没有迅猛而茁壮的成长”;“我们,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本大学的第一年,要奠定一种基础,使之能随着人类文明的延续而永在……它不为传统所禁锢,不为外物所阻碍,它将一往无前";"我们要把受过教育的人的无价之宝传给学生,把获得真理的力量传给学生"。他宣布:“我们师生在这第一学年的任务,是为一所将与人类文明共存的学校奠定基础。这所学校决不会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她的去路,她的路标全部是指向前方的。”“自由之风永远吹”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校训的含义就是鼓励和保证学生和教员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 
  但自由不等于没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种开明自由的校风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开办之日起,斯坦福大学就采用德国的模式,在教学的同时突出研究,在办本科的同时强调研究生培养。一个世纪以来,斯坦福大学为几代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产生了许多影响世界的著名科学家、学者,并出现了已经或可能改变世界的种种设想。她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成就,使她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2.研究园区 
  斯坦福研究园区是由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于1951年创建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被誉为“研究园区之父”。 斯坦福也成为美国和全世界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
  特曼提出的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将一千英亩大学的土地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由于建立工业园区,斯担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菁英云集、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35%以上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所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密切的联系。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呼啸而起,各个电脑公司,包括“世纪宠儿”微软公司纷纷在这一线安营扎寨,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而随着美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太平洋沿岸地区倾斜,美国社会、文化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的西海岸,这个充斥着亚洲和中南美洲移民的地区,越来越成为美国21世纪最有希望的地区。 
  3.一流教授 
  1950年,当时的副校长特曼教授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他认为,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处所,它们对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人口的密度和所在地区的声望,都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影响,“而且要成为第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第一流的教授”。  
  当时的斯坦福对名牌教授并没有吸引力。为此,特曼提出了他的“学术尖端”构想,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只要有好的教授,他们就会吸引政府的投资,也会吸引研究生和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使学校兴旺发达”。其实,这也是特曼教授的一个预见:努力提高斯坦福的声誉和实力,以在未来不远的政府投资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教育经费。 
  特曼教授“学术尖端”构想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树立若干学术上的顶尖学科。他认为,首先的突破口有3个: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事实上,物理和电子工程直至今天也还是使斯坦福大学享誉海内外的两大优势。  
  正是基于以上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尖端科系的“学术尖端”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斯德林决定把斯坦福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了学术上的威望。他们的办法就是如此简单,出租土地为学校挣钱,再用钱聘请著名教授。幸好,在原来老斯坦福的赠予书内,写明了这些馈赠的土地(斯坦福校区)不许出售,但没有禁止出租。 
  4.提倡创业精神 
  在斯坦福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想,饱含着学以创业、学以致用的精神。正如老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应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这就是影响着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发展、成长的教育文化理念,她鼓励每一个有设想的人去创业、去突破。与斯坦福大学共生共长的硅谷所衍生的进取精神,也成为前行之路上的斯坦福以及斯坦福人的精神支柱。  
  文化环境对开创一个企业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最大的财产是他们对失败的态度:能容忍失败并倾心于承担风险。”对一位致力创新的企业家来说,物质和精神的支持是同样重要的,而斯坦福研可以为有志者提供这两种支持。 
  斯坦福研究园区从一开始就既给予了创业者以高风险但高利润的机遇、又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一定的保险——技术、信息、资金的保障。正是提供了这种有冒险基础的研究园区,使斯坦福大学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才流向地。由于人才、资金以及创业精神的聚合产生出了一些有巨大成就的公司,也正是这些有成就的公司才使得斯坦福研究园区和硅谷像一块大磁铁一样,吸引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样一种把大学与工业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也造就了许多教授企业家。  
  除了教授企业家和工程师创业家外,还出现了大学生创业家。驰名世界的苹果电脑公司,就是由两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创办的。创业已经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一种重要文化,这也是研究园区和硅谷根深叶茂的深刻底蕴。斯坦福大学甚至开设了创业课程,从理论上给企业家进行指导。一些著名的创业家,如擅长销售的AMD公司创始人桑德斯,不断另起炉灶的“创业狂”戴尔,电子游戏工业的泰斗布什内尔等等,都是在这里起家和成长的。  
  斯坦福不仅吸引了学术人才和创业能手。同时,研究园区对学术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还催生了一种有利于新企业萌生的经济环境,正是这种高科技、高风险但高利润的经济环境不断着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创业者。 
  5、与工业紧密嫁接的实用精神 
  科技是生产力,知识是科技的基础,大学是生产知识最重要的地方,这一系列的逻辑关系推动着大学把知识投向工业,使工业以科技取得发展、创新。这种逻辑关系正是“实用教育”观念的体现。 
  老斯坦福的“实用教育”(Practical Education)的教育观从一开始就影响着斯坦福大学的成长。老斯坦福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是作为一个实业家进入社会的。实业家的社会实践,使他懂得教育对于振兴实业的重要性,同时,他又明了实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实用教育”也就成为其创办斯坦福大学的理念。而作为斯坦福研究园区创办者的特曼教授也是持此种观念的重要人物,他反对把大学办成一个脱离实际的“象牙之塔”。他预见到,1950至60年代联邦政府将重新关注高等教育、增加对大学的资助。于是,在他的领导下,于1944年制定了大学未来20年发展规划,以便能引起政府对斯坦福的重视、并充分利用联邦政府的资助,把斯坦福从一所地区性大学变成全国著名的研究学府。这个规划的要点包括: 
  ①结合斯坦福大学的尖端学科,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中心。目标旨在使大学和工业联合起来为高科技发展、地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优越的就业机会;  
  ②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以吸引第一流的研究人员,组建各种前沿性的研究所、实验室等,培育在某些方面“引导世界”的人才。
  ③不忽视大学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和科研的战略上,把大学的二级学科视为潜在的“成长工业”的技术储备。 
  ④为了增加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的兴趣,制定一套刺激这种积极性的报酬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可能对大学学术目标做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研究园区。  
  保持持续不断的大学-工业的合作关系,是斯坦福大学的传统,是为学术的高水平和为公共服务而努力的重要方式。这种做法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赞许和支持。早在1983年5月,美国总审计局向国会提出的报告就指出,在他们所造访的研究园区、科学园中,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把大学与工业保持持续的联系和维护大学传统职责与目标结合起来。第一种方法是制定大学的发展规划、政策时,把与工业的合作关系作为提高和保持大学高水平的学术、科研与开发计划的一部分。第二种方法是把开办研究园区的活动,列为大学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部分。而斯坦福大学在利用这两种方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她具有使大学与工业以及服务社会与达到最高学术水平结合起来的能力,而且目前,她仍是富有经验地在进一步发掘两者结合的更深层次的关系模式。
  6.远见卓识 
  1998年,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斯坦福教授产生了一个新构想——生物科技革命,希望结合不同专业人才的研究,因应生物科学本身复杂而需要多方位知识的本质,在生物医学、生物物理、生物工程等各方面能有所突破,跨学院、跨科系的大规模计划由此诞生,并定名为Bio-X。Bio-X的理想在于促进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紧密连结医学院、工学院、生物科学、化工、化学、物理、电机、电脑等科系的教授及学生,有计划地推动跨系所的合作。在该领域,目前的斯坦福处于世界最前沿的阵地,可以预料,未来更会如此!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讯业的衰退和九一一事件的冲击,硅谷的经济首当其冲,学校许多和工业界挂钩的项目也深受影响。但在加州人民还在为经济萎靡而气馁到罢免州长之际,有远见的斯坦福早已经做好准备,设定了长远路线,从多方面着手,以培育更多新经济领域的专才,以充分显示美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高速应变求存的能力。一些较受瞩目的项目包括新开办的伊斯兰教研究(Islamic studies),以加深斯坦福在国际关系学的领导优势,培育更多对中东阿拉伯世界有深入认识的专才;在环保科技方面,斯坦福也继续与联邦和州政府紧密配合,在科研方面积极带动生物科技革命等。
  四、斯坦福的教学 
  1.反对“狂热追求学位” 
  因为“只有大学才能从事人文和科学等基础研究,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斯坦福大学中,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其中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等。除此之外,学生们的写作和外语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斯坦福最近把非西方社会作家的作品加入到它全年的“西方文化大纲”中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震动。课外活动方面,斯坦福几乎面面俱到,各种运动项目都能在斯坦福校园内找到。学校生活方面也很丰富多彩,校内经常有不同聚会举行。 
  2.一年4个学期 
  斯坦福校规中把一年分成4季度,学生们每段都要选不同的课,这样,比那些两学期制大学的学生们学的课程要多。不过,这导致了每一季度的节奏都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学生们好像一天到晚不是在预备中考就是在预备期末考试。这也导致了斯坦福大学与其它学校的时间表对应不上——别人早在五月中、上旬就开始了暑假,而斯坦福的学生要等到六月下旬才能开始度假。不过,他们可以比别人晚几个星期才入学。
  3.“停下”校规 
  学生们可以随时暂时辍学一年,然后再接着回来上学。斯坦福的这种校规,是因为校方相信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4年一口气上完。他们鼓励学生在学校外多体验与享受人生。斯坦福也给学生们提供种类繁多的留学机会,到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这说明斯坦福大学在淡化功利性追求。斯坦福大学早就有培养优秀学生的美名。和许多重要的大学最近才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研究机会不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往往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得到科研工作的机会,尤其是在夏季。
  4.不互相拆台 
  斯坦福大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共同目标感。大多数学生非常用功,但他们并不互相拆台。校园生活遵循这样一条简单的诚实准则:“斯坦福大学中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利用不公平手段占学校或其他任何人的便宜。”这条准则给学生带来了高度的自由和责任——许多学生有万能钥匙,一天24小时都可以出入多数教学大楼。斯坦福的气氛是既紧张又轻松,却又没有其他大学之间的斗争。无论是工程系学生还是其他文理科的学生,都是以超越自己为最大目标,而非要打败自己的同学。 
  5.小班和知名教授上课 
  斯坦福是一所很有竞争力的学校,提倡小班上课,本科生部每班平均16名学生,而且还尽量把这个数字减小,这样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交流。在美国,每个教授都可带博士生,坦斯坦福要求知名的教授同时给本科生上课。斯坦福大学的有线电视10年前就已经接到了学生宿舍,万一清晨睡懒觉误了上课,只要把录影机定时到老师上课时间,就会自动录好上课实况。 
  6.德育课程 
  曾经,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为了改变学校的道德教育状况,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许多研究性大学为此建立了道德伦理中心(Ethics Centre)。实际上,早在1939年就斯坦福就在美国率先开设了“西方文明”课程,探讨文理教育的意义、人和社会的性质及人对自身及自我经验的解释。1987年,斯坦福大学又启动了,包括跨学科伦理道德学习、基础知识、人类社会发展、职业品德、时事和历史教育在内的社会伦理学教学项目。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人文价值教育中心主任艾米•加特曼妮说,斯坦福大学的道德教学项目是美国乃至整个世界跨学科道德伦理学教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这个体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7.学生社团 
  在斯坦福大学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种类丰富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营造了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这种社团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具有志愿者服务性质,不仅能够培养人道主义情怀和服务社会的精神,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各个社团根据各自的活动宗旨开展各种服务和活动。例如,黑人社团服务中心开展了一些活动,他们成立非洲黑人留学生会,鼓励社员进行交流,发挥每个学生在社团中的独特作用,关注和支持斯坦福进步。中心负责人和支持者非常关注黑人各方面的生活。这些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在斯坦福里共同存在着,大学里各个种族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种社团,并在团体中寻找各自的归属。正是在这些志趣相投的组织中,大学生们寻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和尊重。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独立思考能力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8.禁止监考 
  初到斯坦福的新生都会收到一本资料相当周详的学生手册,举凡修课、选课、校规、学生权益、食宿、地理环境等,备载详实、应有尽有,根本不需道听途说。入学的新生,会签署一张荣誉书(honour code declaration),保证不作弊、不触犯校规。考试期间,严禁教授、助教监考,考试无人监视,试卷常常由学生拿回宿舍里做。倘若教授监考,学生反而可以向校方申诉教授对其人格的侮辱。 
  五、结语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交叉口,谁的思想和行动更先进,谁就能在民族的未来前途中找到更大的分量。斯坦福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大学在开国家风气之先,在引导、带动和促进一个民族走向文明与进步方面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