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27 16:54: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8430字,答案扫描。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五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闪辞族”是指入职时间短(不到一年)就想换工作的一类人,这类人由于人数众多、共性突出,所以被称为“闪辞族”。这一类人在职场上的特点是“快速、频繁”辞职和“短暂”工作,辞职前没有前兆,“失踪式”的辞职占比大,表现出对于职场的焦虑、不耐烦和不忠诚等特性。“闪辞族”以“90后”的职场新人为主,以独生子女居多,且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闪辞族”突出。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这种转型变革,不仅仅是一种事物、环境,制度的转化,而且几乎是所有社会规范准则的转化,更是一种发生在人自身、灵魂和精神中内在结构的本质性转化,也是一种人的实际生存方式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改变。这种社会转型,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决裂,是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把人们“带离”传统的秩序轨道并“带入”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之中,在这巨大的转型中,人们会感受到普遍的信任危机。
  与传统决裂之初,社会转型触发了价值信仰危机。价值信仰危机是指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信任危机。传统生活中原有的价值法则与规范早已内化成人内心的信念和信仰,在情感上溢生为信任,使人们从中体会到安全与踏实。而现在,这种社会转型要将人们“带离”传统,与传统决裂,使人原赖以安身立命的信任感突发断裂、塌陷,使生命处于无根基的悬浮空虚状态而发发可危,陷于“绝望”之中。于是,人们在“决裂”中演化出一种“怨恨”“绝望”情绪,孕生出信仰危机。
  在抛弃传统的过程中,社会转型催生着信任危机。辩证否定性要在“破、立”中有维承,是扬弃而不是抛弃。而在当今我国转型实践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传统的冲动行为时常可见,这就导致了文化价值的虚无存在与现实的无根漂泊状态。弃绝了所有传统,就如同砍断了传统之根,然后,本想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初衷并没能在现实中实现。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否定了传统中的优秀美德,保留了传统中的不少精粕。然后,在中国社会转型中这一社会共享的伦理规范被忽略甚至被抛弃,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普遍的不信任现象,我们陷入了迷茫和恐惧。
  “闪辞族”的快速辞职实际上就是最初的个体对组织和社会的不信任,引起最后对自己的不信任。可见,当社会缺少了有效共享的伦理规范——诚信时,诚信个人的缺失,信任他人也变得困难和难以存续。
  (摘编自阳芳《“闪辞族”现象的信任理论成因分析》)
  材料二:
  作为社会本身运行、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既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
  在信任问题上,个体总是涉及两个方面,即为人所信与信任他人。就前一方面而言,如何形成诚信的品格,无疑是首先面临的问题。《论语•阳货》中有如下记载:“子
  1.下列关于“闪辞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闪辞族”是指众多有共同特点、工作一年左右就想换工作的人。
  B."闪辞族"的辞职方式往往是没有前兆、不辞而别的“失踪式”。
  C.“闪辞族”以“90后”职场新人为主,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较为突出。
  D."闪辞族"的行为反映了当今社会个体对社会及自身的不信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是巨大的,这种转型同样在人们心灵深处燃起了”风暴"。
  B.现代社会的转型毫不留情地将人们带离传统秩序的轨道,走上了新路。
  C.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人与人的信任是互相的,而个人品格的诚信是前提。
  D.对象的可信性与信任的诸多关系表明,信任源于与对象、环境相关的客观根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绝望”一词凸显了人在生命处于无根状态时的内心感受。
  B.材料二引用(论语•阳货》的话,目的在于论证“信任他人”这一观点。
  C.只有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社会才可以稳定地运行和发展。
  D.孔子“信则人任焉”与老子“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从正反两面谈"信"。
  4.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打造一个“诚信”社会?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少年时的两次历险 
  郑恒庆
  渐入老境,不免回忆起一些往事,其中生平里的两次历险,最是难忘。
  1967年暑期,盐率平原发了一次大水,河道沟渠里的水都已跟农田持平,满眼汪洋。当时我十虚岁,生命差点永远停留在外婆屋后的那个小河塘里……
  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小我四岁的二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