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81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七年级(下)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0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古诗词整理表格。
“古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单
意象及特点 诗句 出处 情感
笛声:
①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思念家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竹林:清幽宁静
琴声:清雅空灵 ③ , 。 王维《竹里馆》 淡泊宁静
黄河:奔涌向前 ④ , 。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不屈不挠
“古诗词中的手法”整理单
手法 诗句 出处 手法阐释
⑤ ⑥ ,对镜帖花黄。 北朝民歌《木兰诗》 参互成文:含而见义
对偶 ⑦ ,寒光照铁衣。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一致;词性相同
拟人 ⑧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赋予物以人的情态
2.(10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正在筹备“厚植爱国情怀不负青春使命”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你和小语、小文参与其中。
【撰写主持词】
小爱:爱国情怀是亘古不变的情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①投身到谋求民族复兴与独立的事业中。
小国:“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92年前,无数爱国志士把对日本侵略的憎恨转化为磅礴的力量,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热血铸就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坚rèn不拔的必胜信念。
小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②为什么他们能战胜艰难的路途、凶恶的敌人、严重的饥寒?哦,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pī波斩浪、紧密团结的革命品质!
小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3年前,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为祖国而战,③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们不以为然,以英勇顽强的斗志谱写了一曲壮歌。还记得那个想要一枚“朝鲜解放纪念章”的小战士吗?他笑着,就像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小漾:时代在变,爱国精神不变。生逢伟大的时代,④我们要始终铭记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 ( )他们学习,在爱国情怀的滋润里,不断拼搏奋斗,努力向前!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亘 古
②憎 恨
③坚rèn
④pī 波斩浪
(2)小语对主持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分析,你找出他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与”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但句中“复兴与独立”的语序不当,不符合客观事理,应改为“独立与复兴”。
B.②句运用设问的方式,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答句中的叹词“哦”,给人一种突然领会的感觉,也进一步提醒听众注意:崇高的理想、英勇团结的精神给予了红军战胜苦难的力量。
C.③句中“众”与“寡”互为反义词,展现出敌我力量的悬殊。“不以为然”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词表现出志愿军对敌人的蔑视和无畏的气概。
D.④句中的“始终”和“不断”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强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辈的付出,并会持续努力。“要”和“他们学习”之间应添加介词,如“向”“同”。
(3)读过主持词后,小文发现“反抗压迫”是爱国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并联想到《海底两万里》中的一句话:“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
你由此想到这个人物是 。除了“反抗压迫”,他的身上还有其它优秀的品质,简要结合“印度洋救助采珠人”这部分情节,你又进行了分析。
3.(5分)【学校汇演节目设计】
音诗画《谁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