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卷》作文

作者:|  时间:2004/4/24 20:39:4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些人去山里玩耍,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有捷径可过河,却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读了这则故事,你对“捷径”与“弯路”的关系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请就“捷径与弯路”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话题作文写作思路: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就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像,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四部分组成。
  话题作文的话题的作用在于它的辅导性、引导性、激发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促进学生展开联想、想像,从而构思成文。
  作文中的话题,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是由命题者设定好的、写作者已知的、并保证作者有话可说的。话题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由头,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事例,是举一反三中的。作者可以从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话题作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不是由表述的文字决定的,而是写作者根据自己的选材来决定的。它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具有选材的广泛性、主题的多样性和表达的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在审题时,要做到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意、自择文体。
  以“书包”为话题作文,可以从书包的历史演变说明几代人思想意识的变化;可以从书包的质地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从书包的重与轻这个角度谈减负;可以书包为线索引出一段难忘的回忆;可以写一篇有关书包的故事或科幻故事……
  二、话题作文的选材
  有了话题可以引出许多话来。一个大话题可以分出一些小话题,每个小话题又会有许多不同的角度。有了话题才能根据自己的阅历、知识、特长确定写什么,才能纵横驰骋,才能使文章出新。
  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挑选热点话题,如环境状况、西北大开发、反腐倡廉等;从媒体信息中筛选最新的话题,如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动态;从大自然和自然现象中找寻话题,一方面直接取自大自然,一方面从自然现象中获得灵感,阐述人生哲理;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不平常的话题,如使你激动的事,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给你启迪的事。
  我们可以从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话题,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天地中,发掘出蕴含于这些经历中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从独特的心理感受中发掘话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对于人、事、景、物的认识,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的不同,感受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从特殊的情感经历中选择话题,每个同学的内心感情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由于家庭背景、道德修养、人生经历的不同,事物在心中涌起的感情波澜也完全不同:有相聚、获奖、成功、交友的欢乐,有离别、挫折、失败、落榜的痛楚;有被人仰慕的愉悦,有遭人误解的苦闷等等,要善于从中选择话题。
  三、话题作文的对策
  从话题作文的宽松、开放、灵活特点出发,明确方向,制定方案,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1、树立新的观念
  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将作文的视野扩大到鲜活的现实生活和丰富的课外读物里,中因为生活和书本是少有限制的话题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将发展想像力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位置上。
  2、确立备考重点
  (1)关注时代生活,从熟悉的时代生活落笔,鲜活新颖。
  (2)博览课外读物,作文要富有个性,新颖独到,还必须多读多思。读文学名著,读中外精品,读精美时文,广泛涉猎,突出重点。
  (3)培养作文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力,通过大胆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写出有创意、有个性的文章;二是思辨力,通过对问题进行辩证地思考,写出有深度有信度的文章;三是表现力,通过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自然贴切新颖的技巧,表现思考和想像的内容,写出思想深刻、艺术精美的文章。
  3、注意临场发挥
  (1)学会选择,扬长避短。一是选择擅长的文体;一是选择熟悉的内容。坚持与话题“相关”,围绕中心,选择熟悉的“材料”,或作记叙文的素材,或作议论文的论据。
  (2)化大为小。话题作文限制少,范围广,题目大,写起来容易空洞。短文宜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将大背景聚焦到一点,写准,写实,写细
  (3)展示功力。将对生活的思考、读书的修养、写作的本领,就试题的某一点切入,尽情展示才华。把生活的某些感悟作为文章的主旨,把课外读到的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作为议论的论据,把某文独到的构思“移植”到自己的文章里等等。
观点及提炼源:
1、走弯路的经验是寻求捷径的重要条件
2、别人的捷径可能是自己的弯路
3、貌似捷径实是弯路
4、欲速则不达
5、不经历山重水复就体会不到柳暗花明的喜悦(当今的父母为孩子营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铺造了一条捷径,但也因此让孩子承受人生风雨的能力弱化,从而无意识中把孩子送上了弯路)
相关材料:
0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学苦练便是走向成功彼岸的捷径)
02、失败乃成功之母。(多次失败的经历就好像走过一段段“弯路”,但正是这一次次弯路的历程让我们否定了这一条条路径,从而使我们走上正确的路——指向成功的“捷径”)
03、捷径,谁人不想呢?谁人不想轻松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呢?但是捷径从何而来?自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就有了吗?当然不是。捷径是人们经历挫折、摸索,走了一次次弯路,从失败苦痛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才获得的。试想,如果少了那一次次弯路的辗转,“捷径”又从何谈起?如果说捷径是繁茂的枝干,别忘了弯路就是那深埋在地下的盘错交结的根,正因为根的孜孜以求,才造就了大树的盎然生机。
04、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它离开巢后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找到荆棘树,将自己钉在最长最尖的刺上,在蓁蓁(zhēn草木茂盛状)树叶间婉转鸣唱,其歌声胜过百灵与黄莺。为什么荆棘鸟家族不是直接生活在荆棘树上,而要吃尽千辛万苦将它寻找呢?它们选择了逆境,让苦难磨砺自己。因而它们的生命中洋溢着奋斗拼搏的美。的确,弯路远不比捷径的速度,但中所见的风景也往往是走捷径的时候无法遇到的。
05、蚌在受异物侵染之时,内心异常难受,它想张开嘴巴接受流水的冲洗来除去它们,但这种在它认为是捷径的方法却给它带来了更多的异物。在经历了种种弯路痛苦折磨下,它终于找到了属于它的捷径——分泌“珍珠液”。在人们见到那一粒粒的珍珠时,有谁曾想到,这棵小小的生灵是在探寻捷径,他曾经历了太多走弯路的苦痛?
06、爱迪生试验过许多材料才找到了钨丝。
07、我之所以看得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08、别人好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自己。
09、在别人照亮的属于他的捷径上,你又何必再点上自己的一盏灯!(别人的捷径未必适合自己)
10、现有的捷径是在前人摸索过太多的弯路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们只贪图捷径的方便快捷,而忽略了去走新的弯路,那么我们又如何获得新的捷径去方便自己与后人呢?
11、“捷径”是固定不变的,但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如果因循守旧,不知变通,那么这些捷径都会成为影响甚至阻碍我们前进的弯路。(终南捷径:古代有位叫卢藏用的一心想做官,假为隐士,住京城附近的终南山,后果被召用。后人也人有效仿,今天甚或有人把入党当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虽说暂时走向了成功,但正义的力量是绝对不会容许他得逞太久的。)
12、捷径并不是智者的座右铭,而弯路也不是愚者的化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