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17 15:02: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890字。

  镇江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本身看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的基本原因:中国当代文学兼具世界文学的共通品质和本土文学的独特气质。共通的部分让西方读者容易感受和接受,独特的本土气质又散发出迷人的异域特色,吸引着他们的阅读兴趣。而莫言显然在本土经验和民族文化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但值得怀疑的是,这种地域性很强的本土经验能否被有效地翻译并且被海外读者感受和欣赏?这就涉及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比较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好的翻译。
  中国很多当代作家的写作都充满了地域特色,莫言天马行空般的语言和贾平凹有着特殊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方言,都会给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译者能不能准确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涉及其对深厚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切身的创作体验等。顾彬批评中国当代作家不懂外语,他总喜欢举现代名家如鲁迅、老舍、郁达夫等为证,许多著名外国作家往往也能同时用外语进行创作。不得不承认,从理论上讲兼具作家、学者、翻译家三重身份的人应该是最合适的翻译人才。莫言也许是幸运的,他的许多译者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如英语译者是号称中国现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日语译者中包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等。
  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张艺谋电影的海外影响。这一点不但在日本如此,也包括西方国家。电影巨大的市场往往会起到极好的广告宣传效应,迅速推动海外对文学作品原著的翻译出版。莫言本人也承认:“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一方面说明优秀的文学脚本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成功的电影运作会产生一种连锁效应,可以带动起一系列相关文化产业。电影对文学起到了聚光灯的效应,它为海外读者提供了关注作家作品的机会,但作品能否得到持续的关注,还得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
  海外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和接受大体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学材料向文学本身回归的转变,这种变化使得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得以彰显。这种基于文学性的接受与传播方式,对于像莫言这样的作家来说,他的创作才华更容易被人注意到。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在读完《红高粱家族》之后评价说,这部作品与重视思辨的德国文学迥然不同,它更多的是在展示个人精神世界,展示一种广阔的、立体化的生活画面以及人类本性的心理、生理感受等。
  小说艺术上的原创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莫言、贾平凹之于苏童、格非,一个有着粗粝、热闹、生气勃勃的语言特性小说散发出强烈的北方世俗味道;另一个则精致、细腻、心平气和地叙述,小说充满了南方文人的气息。阅读《人面桃花》《碧奴》清静如林中饮茶,而阅读《生死疲劳》《秦腔》则热闹若台前观戏。就本质来说,写作其实是完全个人化的。我们听说过有两人或集体合作的作品,有通过地方民谣等口头传唱形成的作品,但最终通过多次的个人化写作固定下来;但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世界范围内的传唱并形成的作品。莫言或者其他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当代作家,他们的写作都是从超越个人经验出发,沾染着地方色彩、民族性格,最终被世界接受。虽然作家们都在利用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进行创作,但莫言无疑是其中的成功者。他以个人的才华、地方的生活、民族的情怀,成功地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摘编自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地域性很强的本土经验,已经被有效地翻译且被海外读者所感受和欣赏到。
  B.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国家,电影市场撑起海外对文学作品原著的翻译出版发展。
  C.小说艺术上的原创性引发的深刻思想内涵,是小说能够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
  D.能否在世界范围内传唱并形成作品,取决于作家对时代生活所形成的感受程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从外因到内因的顺序论证了莫言小说海外传播的原因。在论证过程中,围绕核心论点展开。
  B.文章中间部分以并列的形式把莫言小说在海外传播比较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直观地呈现给读者。
  C.文章引用马丁•瓦尔泽的评价,证明海外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和接受回归到文学本身。
  D.文章结尾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目的是彰显中国当代文学南北方不同的语言叙述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当代文学必须兼具世界文学的共通品质和本土文学的独特气质,才能使海外读者易于接受且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B.如果中国当代作家能够用外语进行创作,便能像鲁迅、老舍、郁达夫等名家将特殊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方言准确翻译出来。
  C.虽然成功的电影运作会产生一种连锁效应,可以带动起一系列相关文化产业,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优秀的文学脚本基础上。
  D.莫言写作超越个人经验,沾染地方色彩、民族性格,最终被世界接受的事实印证了鲁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论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