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修辞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26 21:19: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10字。

  考点  正确使用修辞
  从 2022 年高考开始,可预见的数年内,高考对语基的考查都将做“回归性 调整”,“典型任务下的语文素养”是第一关注要素,考查形式、考题选材将服务 于这一宗旨。 语用部分试题全部依托于情境化材料,强化了对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文段组合型语用题遵循新课标“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的要求,在同文情境中考查不同的考点。 涉及的考点主要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变换句式、选用句式、压 缩语段等。2022 年的多卷真题验证了这一考查特点。
  【立足考情】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 考查 8 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生 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过去,修辞手法是放在仿写等语用题中间接考查,现在单独设题考查,凸显了高考对此 的高度重视。命题也不再是判断修辞手法的简单考法,而是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 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体 现了考查的深度。
  【真题解读】
  (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 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 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 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 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一、比喻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 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 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 甲是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