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宁县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4 13:35: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820字。

  昌宁县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分不开。《韩愈传》记载了他自幼苦学的情形。他在《进学解》中也谈到了自己为学之勤奋:“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居,恒兀兀以穷年。”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把学习、研究经典作为求道、治学的基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览百家,这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学养更加深厚,为他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他以儒家经典著作为思想依托,以渊博的四部学问为基础,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他的学习充满主动性,“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钧其玄”,提要、钩玄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提炼、思考、领会的过程。他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其一系列读书札记,如《读荀》《读墨子》等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韩愈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抉择,这种挑战来自佛老二教,特别是来自异域的佛教。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式微、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深刻的忧虑和不平。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蠢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提出儒学的道统以与佛教新禅宗“教外别传”的统绪相抗衡;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他以势大力雄的横制颓波,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
  在文学方面,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清代刘熙载则说他“实集八代之成”,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吸收了前代作家在立意、构思、表达上的元素,呈现出来的却是有着韩愈特色的雄文,其《进学解》《毛颖传》等皆如此。
  (摘编自《光明日报》,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是密不可分的。
  B.韩愈自幼苦学经典,泛览百家,这决定了他能够进行文化创新和批判性地看待传统文化。
  C.在韩愈的时代,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新的选择,官家的信仰与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有所不同。
  D.韩愈《原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了佛老二教对当时社会的危害,他反对官方宣扬佛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论述了韩愈所选择的路径对中国后期的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所做的努力。
  B.文章前两段阐述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方式: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体会、把握其精神,并批判性接受。
  C.在传统文化面对佛老二教挑战时,韩愈对儒学有贡献,作者引经据典证明没有韩愈就没有儒学的发展。
  D.在文学方面,韩愈能借鉴前人又能写出自己的特色来。从他人的评价可以看出韩愈对传统文化的巨大
  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他把经典作为思想依托,对其进行学习与研究,这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
  B.韩愈对古代著作如《论语》等都做过校勘、注释、疏解,因为他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概括、思考、领会的过程。
  C.韩愈在《读荀》和《读墨子》中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说明他在研读百家思想时更推崇荀、墨学说。
  D.韩愈注重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其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