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第三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短歌行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鉴赏诗歌形象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鉴赏诗歌形象之方法:
①抓住肖像、神态、动作等正面描写;
②理解其他人、景、物的侧面烘托。
题组一 基础通关(35分)
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 , ”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2)曹操《短歌行》中“ , 。 ?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3)曹操《短歌行》中“ , ? , ”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不可摘取,比喻贤才难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3.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13分)
答:
题组二 悦读时间(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23分)
平 山 堂①
王安石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②,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年有此不?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②恺悌:和乐平易。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
B.本诗表现出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