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专题复习:小说情节考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2950字。
小说情节考点训练
考点:
1.刘立勤《唱戏的老童》
2.莫泊桑《一家子》
3.黄红松《良方》
4. 王筠《滚烫的冰雕》
5. 孙艳梅《奎爹》
【考点研究】
一、分析鉴赏情节题型特点
分析
鉴赏
情节
题型
特点 命题
特点 围绕情节设题,是小说考查的突破口。小说的情节往往跟环境描写、艺术手法的运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独到的文本特色,尤其是小说的整体构思布局、标题、结尾的作用,往往成为命题的热点。
设问
方式 ①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②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③小说是怎样叙述这一故事的?请简要分析。④小说以×××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⑤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思维
导词 线索及其作用,情节手法及作用,构思与主题,标题效果,开头作用,结尾作用,谋篇布局。
二、概括梳理情节
“概括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提问形式大致有四种类型:①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④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1.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模式
2.常见设问
(1) 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如(2013年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3.概括梳理情节三字诀及答题技巧
寻 就是寻找小说的线索:
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小说中的常见线索有:
①事物线索。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事物线索就是项链,可概括为: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
②地点线索。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可概括为:(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③矛盾冲突线索。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
④人物心理、情感行为变化线索。
理 就是理清小说的叙述顺序和结构层次,可以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抓 就是抓住场面。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理清场面,全文的基本情节也就清楚了。
模
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组织答案。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某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
三、分析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方式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是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