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诗歌的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8 19:00: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浅谈思乡怀人诗歌的鉴赏
                             宁波北仑明港中学  万启霞  0574_82615059
古今中外,“思乡怀人”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离愁别绪也就成了诗歌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古代通讯落后的情况下,漂泊之苦与羁旅之思催生了“思乡怀人诗”这朵绚丽的奇葩。高考试题也多从这类诗歌中选材,如:2004年安徽卷张籍的《秋思》、浙江卷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广西卷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2005年湖南卷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湖南卷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等。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怀乡”诗的鉴赏方法。
一、从作者的阅历及心境入手
《毛诗》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诗人的境遇变化及这些变化触发的情感波动往往外化在诗文里。以唐代诗人杜甫为例,他一生漂泊流离,用诗歌记载了自己一生的家国之愁怀乡之思。如他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烽火连绵、战事频仍的时局中,诗人既愁国家前途,亦忧家人的命运。“离乱人写离乱情”沉郁悲怆、撼人魂魄。他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莫不是作者妻离子散、有家难归的痛彻肺腑的哀叹。了解了杜诗的这些背景资料,就能够比较快的把握住他的很多诗歌的情感基调与脉络,从而能较快地解读诗歌。
二、从诗歌意象入手
意象是“情志”的载体,典型意象往往浓缩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与情感体验。品读典型意象,“泡”出这块“压缩饼干”中的酸甜苦辣是解读的关键。如: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几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的“秋风”就是一个典型意象,不仅照应题目(点题),而且为“秋思”铺设了一个落叶纷飞、萧索凄凉的氛围。并且,“秋”“愁”音近意连,“愁”字从会意的角度看就是“秋”“心”的组合,所以借“秋风”(或“西风”)“秋心”来写思乡之愁是有传统的。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等莫不如此。因此,读到“秋风”“秋”很容易想到“思乡”“怀人”了。
再如大雁这一典型意象,由于大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每到秋天,大雁都仿佛奋力飞回故巢,此情此景极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故“大雁”也就成了“思乡”的典型意象。如: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唐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