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30 22:05: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2544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B.“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
  C.“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
  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
  2.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本题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