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28 22:52: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8880字。

  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 《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 《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 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 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 文章对姚名达著作 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 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 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 《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2月14日,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云南省沧源县佤族翁丁古寨一百多栋民居因火灾化为灰烬。2021年3月6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紧急召开了线上“翁丁重建专题研讨会”。3月8日,冯骥才就相关话题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记者:这次研讨会上,专家提出翁丁重建要慎重,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