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小题,约8470字。
张掖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请将所有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国粹(cuì) 逡巡(qūn) 怂恿(sǒng) 朱拓(tuò)
B.埋怨(mái) 间或(jiàn) 嗔目(chēn) 激湍(tuān)
C.出岫(xiù) 自诩(yù) 西畴(chóu) 翳翳(yì)
D.瓮牖(yǒu) 氓隶(méng) 召滑(shào) 畏葸(xǐ)
2.下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冠冕堂皇 张冠李带 玄虚 吝啬
B.度长絜大 没精打彩 寒暄 俨然
C.矫首遐观 走投无路 忌讳 踌躇
D.揭杆而起 唉声叹气 陶冶 窈陷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看来跟他毫不相干, 惹得他闷闷不乐。 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 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 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A.总是 虽然 但是 要是 或者 还是
B.凡是 虽然 却 要是 或者 总是
C.要是 虽然 却 凡是 或是 总是
D.凡是 然而 却 如果 那 还是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 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D. 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创新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C.“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D.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6.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B.“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儿,四婶这才惊叫起来。
C.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审容膝之易安 审:审查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D.信可乐也 信:实在
8.对下列句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通“藉”,依靠
C.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 内:通“纳”,接纳
D.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B.素善留侯张良
C.范增数目项王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0.从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王之蔽甚矣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谁为大王此计者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A.向之所欣 B.及其所之既倦
C.曾不知老之将至 D.丝竹管弦之盛
1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B.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1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拿来主义》运用大量的喻证,先破后立,指出“拿来主义”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中的重要性。
B.《我若为王》采用“欲擒故纵”的的手法,先把“我”假设为王,并由此推出种种荒谬的引申,然后示其本相,从而深刻批判了王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奴性。
C.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D. 小说《荷花淀》通过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妇女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的成长的描绘,赞美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课内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语段, 然后完成14-17题。( 8分)
他占有,挑选。①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