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17 11:30: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140字。

  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于当今“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仍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述。他给晓庄师范题写过一副对联:“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他提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于“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五育”并举不是劳育就动动手、美育就动动眼、体育就动动腿、智育就动动脑、德育就动动心,而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即便体育也是如此,南开校长张伯苓被称为“中国重体育第一人”,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最早提倡体育不仅仅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强调与涵养崇高的道德精神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的精神。
  劳动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这应该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这一点来看,加强劳动教育,甚至于落实“五育”并举,不能忘了陶行知等人百年前的思考。
  (摘编自罗容海《劳动教育怎么搞,别忘了陶行知》)
  材料二:毋容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学校将已有技术课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校本选修、社团活动整合起来,不但强调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的渗透与应用,同时,还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这种双向融合既丰富了相关学科课程,又为劳动教育课程争得了更多话语权,使其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课程设置更加理直气壮。”校方表示。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剧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最后说。
  (摘编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材料三:日本在开展“技术科”教育时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技术科”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学校、地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体现家庭、社会、企业等相互协同的课题,将学生的资质与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障“技术科”教育的真实情境,学校更加注重与家庭、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如北海道道南地区盛产道南衫,相关学校便用其作为材料与加工内容部分的原材料,请当地林业工厂的相关人员提供工具和技术帮助。山形高畠町部分学校就结合当地的种植技术,栽培无农药南瓜。收获时将南瓜做成南瓜蛋糕进行售卖,所获收益赠予灾区。在这种面向社会的课程背景中,学生不仅能在开放、未知、不确定中形成应对“知识导向社会”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等,也能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联,进而将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摘编自杨秋月、陆叶丰《日本中学劳动教育“技术含量”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通过劳动,实现道德、智慧、体质、美感方面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对于促进“五育并举”意义重大。
  B.学校需要在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C.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中,要把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双向融合,并推动劳动教育采取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D.“技术科”教学中选择能够体现家庭、社会、企业相互协作的课题,将学生的资质与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促进学生将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强调用心以制力,注重手脑并用、心手相生。
  B.要与时俱进地探索并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我们首先要尊重各个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和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
  C.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个学科要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做到因势利导开展劳动教育。
  D.运用技术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决社会及生活的问题,并站在技术“制作者”的立场上,去思考关于技术问题的最优方案,是技术教育的核心。
  3.下列案例最符合日本学校“保障‘技术科’教育的真实情景”理念的一项是(   )
  A.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将劳动教育目标纳入学校育人总体目标,开发形成自理小能手、七彩苗菜、朱泾花灯等课程群。
  B.江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邀请本地的蘑菇培育农场提供技术援助,组织小学生学习蘑菇栽培技术,并将种好的蘑菇赠送给市养老院。
  C.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在校园开辟开心农场,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水稻种植、蚕豆种植、土豆种植、种桑养蚕、小兔养殖等。
  D.南京农大实验小学的后山有近700平方米梯田,每年升入四年级的学生都要开展一年的种植体验活动,从整理土地到播种浇水、除草除虫直至收获。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如何做好劳动教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情
  茹志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说实在话,世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