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6940字。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一年级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2006.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号和学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
一.(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歆(xīn)享 拓(tuò)片 凫(fú)水 少不更(gēng)事
B.搭讪(shàn) 睥(pì)睨 埋(mán)怨 呕(ǒu)心之作
C.紧俏(qiào) 狭隘(ɑì) 鸟喙(huì) 喁喁(ǒu)私语
D.黑魆魆(yuè) 自诩(xǔ) 粗横(héng)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踌蹰 诡秘 信口开合 残羹冷炙
B.悚然 慰藉 礼上往来 百无聊懒
C.玄虚 醴酪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D.寒喧 怂恿 涸辙之鲋 哀声叹气
3.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1)晚饭摆出来了,四叔 的陪着。
(2)祖父温和 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3)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 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A. 俨然 悲悯 缠绞 B.凛然 悲悯 纠缠
C. 俨然 悲戚 纠缠 D.凛然 悲戚 缠绞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 ②乌裙 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
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
5.下面这段广告词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其中的三处并加以改正。(3分)
我厂生产的这种型号的水泵,质量优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所欢迎。它广泛适用于城乡建设、工矿企业、农田水利、环保绿化。在今年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该水泵囊括了第一名。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它,选择它,喜爱她。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刚刚完成的第三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有5%左右,认为读书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比例比2001年有所下降。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成为国民阅读率下降最重要的原因。
根据这项调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为69.6%,下降了7.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为45.3%,下降了9.6个百分点。在基本不读书的人群中,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为50.6%,超过了一半。
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前后文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3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 ①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 ② ,年老了却永远年轻。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谢;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 ③ ,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格)(3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②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③ ,金块珠砾,弃掷迤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④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柳宗元当时谪居永州),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孤独的样子)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B.小学而大遗 遗:放弃
C.仆道不笃 笃:深厚
D.如是者数矣 数:多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杳不知其所之也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又挈挈而东 虽其形魁然大者,而智则小虫也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病偻,隆然伏行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12.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虽董之以严刑 B.故不我若也
C.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D.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13.对甲、乙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侧重于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
B.两文都着眼于对“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的批判。
C.甲文偏重于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乙文着眼于颂扬韩愈抗颜为师。
D.甲文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原因;乙文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14.请找出乙文中与甲文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相类的一句。(1分)
1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②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2题。
(一)
极光被称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如果我们乘着宇宙飞船,越过地球的南北极上空,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望去,会见到围绕地球磁极存在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这个环就叫做极光卵。由于它们向太阳的一边有点被压扁,而背太阳的一边却稍被拉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