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ppt51
- 资源简介:
共30张,另有教案。
《壶口瀑布》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积累字词,划分文章层次结构。(重点)
2. 品读描写黄河的句子,体会瀑布雄伟的气势,学习赏析句子的方法。(重点、难点)
3. 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体会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辅助】多媒体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今天,我们通过阅读散文家梁衡的文字,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字词积累:
告诫(jiè) 雾罩(zhào) 推搡(sǎnɡ) 驰骋(chěnɡ) 旋涡(wō)
雾霭(ǎi) 乘隙(xì) 迂回(yū) 汩汩(ɡǔ) 潺潺(chán)
震耳欲聋(zhèn):形容声音很大,好像要把耳朵振聋一样。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形容随从的人多。
怒不可遏(è):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情况捉摸不透。
出轧(zhá):(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寒噤(jìn):寒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2.感受壶口瀑布:
(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
明确:晋陕两省边境 ;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四.细读课文,小组合作。
1.请女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1)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2)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时,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明确: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2.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
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访壶口。 (注意读出气势来)
(1)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其声、其势、其景均不同。
(2)完成下列表格:找出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声,势,景,感这几方面的不同。
季节 声 势 景 感
雨季(铺垫和渲染)
略写 隐隐如雷
震耳欲聋(刚)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惊心动魄 )
撼人心魄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