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8170字。
泰兴市济川高级中学
2006年春学期高一第二次规范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蔡德培
说明: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缒(zhuī)而出 美姬(jī) 秦王不怿(yì) 飨(xiǎng)士卒
B、交戟(jí) 彘(zhì)肩 数(shù)目项王 目眦(zì)尽裂
C、嗔(chèng)目 参乘(shèng) 人为刀俎(zǔ) 切而啗(dàn)之
D、戮(lù)力 犬豕(shǐ)鸡豚 一镬(huò)之味 刎(wěn)颈之交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回朔 清晰 销声匿迹 抱残守缺
B、遮蔽 垄断 震聋发聩 入不敷出
C、凋敝 度假 貌合神离 坐收渔利
D、装潢 枢纽 展露头角 精减机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左氏春秋》。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的史事。
B、《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
C、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D、站在岳阳楼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的写照。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这) 劳神苦思,代下司职(职业)
B、使人遗赵王书(送) 严大国之威(尊重)
C、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 会其怒 (适逢)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众闻则非之(指责)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晋军函陵 B、择善而从之
C、道芷阳间行 D、秋水时至
二、(12分,每小题3分)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烹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①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②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使。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