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小题,约11670字。
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答案请做在答卷纸上)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俯瞰(kàn) 琐屑(xiè) 囚系(xì) 前仆后继(pú)
B.累及(lèi) 炫目(xuàn) 寥寥(liáo) 谆谆告诫(zhūn)
C.氤氲(yūn) 偈子(jiē) 札记(zhá) 纤尘不染(xiān)
D.淤泥(yū) 隽秀(jùn) 渐染(jiān) 一暴十寒(pù)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丰腴 烂调文章 急于事功 精美绝伦
B.怜悯 老羞成怒 仓皇失措 矫揉造作
C.永决 层峦叠嶂 华而不实 虚无缥缈
D.端倪 永无止境 眼花瞭乱 叹为观止
3、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可以 惴惴不安:忧愁,恐惧 眷眷:怀念,依依不舍
B.素不相识:向来 不禁失笑:禁止 回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C.煞费苦心:很,极 鳞次栉比:排列 崔嵬:高大
D.毋庸赘言:多余的 挈妇将雏:助词,无义 届时:到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谁也不会把“高技术”搞出来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同人的智慧等闲视之,因为二者有很大区别。
B.这个大温室里培育着古今中外种类繁多的珍稀植物,林林总总,使人目不暇接。
C.我们不甚关注身边千千万万孤儿的身世,却为尚未出生的“克隆婴儿”的父母问题忧心忡忡,难道这不是某种虚伪吗?
D.据新闻杂志的报道,把蒲公英在开水里烫过,去了苦味就好吃了,我们如法炮制了一次,却再没有勇气去找来吃了。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许多文学家描写极光时往往显得语竭词穷,只好说些“无法以言语形容”之类的话作为 。
②断臂的维纳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这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并不是想玩弄 之说。
③钱学森告诉他的父亲,他 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④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满眼是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小平同志感到 。
A.遁词 推陈出新 不只 豁然开朗 B.借口 标新立异 不只 心旷神怡
C.遁词 标新立异 不止 心旷神怡 D.借口 推陈出新 不止 豁然开朗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学数学出身或有很好数学修养的人。
B.那种说空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禁绝。
C.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少,成本也较低。
D.形成壮观的流星雨,取决于彗尾残留物质的多少和地球大气层的厚薄等条件。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篇》、《宋诗选注》等,他同时还著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B.1931年2月7日,国民党政府杀害了左联的五个青年作家,他们是白莽、柔石、冯铿、胡也频和殷夫,为了纪念他们,两年后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C.韩愈称赞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在古代也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种技艺。
D.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有才名,他与初唐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8、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七律》中有这样两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这里的“忍看”传达出无限的悲愤之情,烈士的鲜血,国民党的暴行,仿佛就在眼前;而“刀丛”则说明国民党统治下一片白色恐怖,反动统治严酷至极。
B.《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中说:“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这句话的含义是:今天的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决不搞屈辱外交,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是坚定的。
C.《伊索寓言》中的母蛙鼓足气要跟牛比谁大,钱钟书却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这样说:“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的。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钱钟书借此讽刺那种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的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傲视别人的人。
D.《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作者认为,断臂的维纳斯与复原的维纳斯相比,艺术效果高下悬殊,他说:“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