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ppt16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5张,学案约1490字。
《逍遥游》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理清《逍遥游》的写作思路。
3、 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4、 探究《逍遥游》的主旨。
【学习重点】
1、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理清《逍遥游》的写作思路。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探究《逍遥游》的主旨。
【学习过程】
1、细读文本: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对比《庄子》和《论语》的开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寓言故事
2、细读文本:《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的三言观——重言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和辛弃疾词中的哪句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细读文本: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以上文字给你怎样的启示?
4、细读文本: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你怎样看待蜩与鸠对鲲鹏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