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复习六字法<br>
《考试说明》明确说明“虚词的使用也属于考查范围。”除2001年外,高考也一直把这项要求作为考查的重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或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问题、位置问题等,考查重点为介词、连词的搭配使用,助词、副词的一些变化及关联词中同一关系的不同关联词语的使用环境及搭配习惯。热点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复习时要注意六个字。 <br>
一. 会辨析 <br>
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br>
1. 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辨清其细微的差别 <br>
例1:下列句中“对于”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br>
A:我们做教师工作,就要对于学生负责 <br>
B:这所学校,对于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 <br>
C:对于如何进行高考复习,他早已心中有数了<br>
D:他对于老师历来尊敬。 <br>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介词“对”“对于”的能力。“对”和“对于”在很多场合相同。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 ”。因为“对”比“对于”的动作性强。当“对”表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味时(如A句介词引进的目标,有“向”之意,D句介词表示“对待”),只能用“对”而不能用“对于”。B项“对于”也用错了,错在颠倒了主客体的关系,“变化”不能对“我们”了解,只能是“人”了解“变化”。若把“对于”前后的人或事物的位置对调一下,就文通字顺了。所答案是C <br>
例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br>
A:关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br>
B:对于招生问题,请与招办直接联系。 <br>
C: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br>
D: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人物,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br>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介词“对于”与“关于”的能力。二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关于”主要表示关联涉及的范围(如B),“对于”则主要指出对象(如A),有时既不是单纯表示范围,也不是单纯指出对象,而是两种情况兼有,这时“关于”和“对于”可以通用(如C)。②从在句中的位置看,“关于――”作状语,只能放在句首,可以有语音停顿,以逗号表停顿,“对于―――”作状语,放在句首、句中皆可,语音停顿与不停顿都行,所以答案为C <br>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2年高考) <br>
①中美关系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 <br>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br>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