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连贯题及语句补写题
- 资源简介:
约16960字。
2017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连贯题及语句补写题
第15题 连贯题
明确高考2大题型,备考不走弯路——怎么考,心知肚明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序要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要自然。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排列句序”和“语句复位”两种题型。
点拨解题技法,迅速准确答题——怎么做,依题而定
一、“排列句序题”解题技法——“三步”“四排”法
第一步: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
先观察四个选项,判断排在第一句的句子可能是哪几句;然后将横线前的内容分别与排在第一句的句子连起来读,确定联系紧密的一句为第一句。确定第一句后一般可排除两个选项。
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
在题目给出的句子中,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然后从剩余两个选项中找出这两句排在一起的选项,即为答案。如果两个选项都将这两个句子排在一起,可再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另外两个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简称“四排”法,后面的“语句复位题”也可用这四种方法(确定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排序法有四种
第一种:词语排序法——根据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来排序。一个语段中句与句之间肯定是前后照应的,而这种照应关系通常会通过某些词语表现出来。使用词语排序法排序时,首先,要看句子中是否有“相同的词语”,如果两句话中出现了相同的词语,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句子应该排在一起。其次,是找“关联词”和“代词”,如果能找到关联词、代词,就可根据关联词成对使用、指示代词和指代内容位置靠近的特点,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的句子。再次,是找“暗示性词语”,使用了“换句话说”一类词语的句子,要紧跟在和它意思差不多的句子之后;出现“与此相反”“反过来说”等词语的句子,要紧跟在与它意思相反、相对的句子之后;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表示这些句子应该连在一起;出现“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词语的句子,表示总结,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第二种:句式排序法——根据句式来排序。句式排序法指的是根据前后句子的句式一般相同的特点,来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的两个句子。也就是说,如果上一句是主谓句式,那么,在题目所给的句子中,和它连在一起的句子也应是主谓句式。但在具体运用中,根据句式排序的情况并不多见,但考生却不能不掌握,这样可避免在应使用此法时因不知此法而失分的情况。
第三种:标点排序法——借助横线中的标点来排序。需要借助标点排序的语言连贯题,横线后的标点除了逗号、句号外,还会有分号、问号等。遇到这种横线后标点有变化的连贯题时,可凭借标点的暗示作用来确定答案。
第四种:语意排序法——根据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来排序。如果找不到起照应作用的词语,考生可根据上一句的意思推导下一句语意的侧重点,从而将语意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在四种排序法中,语意排序法使用频率最高。
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
如果经过上述两步还不能确定答案,再将剩余两个选项中排在最后的句子,分别与横线后的内容连起来读。通过确定与横线后的内容语意衔接的句子,来确定该句为最后一句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大多数的语言连贯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有的语言连贯题,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