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37340字。
小说阅读专题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答案】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易错成语勤温习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对“新上任的领导”有所褒扬,故而,“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改为“殚精竭虑”。)
2.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彻底悔改,。改为“脱胎换骨”。)
3.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翻云覆雨”:是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句子的意思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4.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用于贬义。)
5.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改为“滔滔不绝”。)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山水
经典素材: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