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2道题,约10430个字。
莆田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查试卷
语文(必修Ⅲ、Ⅳ)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审核人:林隽
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24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振奋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原因
C.作《师说》以贻之遗留
D.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B.以致天下之士来招纳
C.宽厚而爱人爱护人民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识渊博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而耻学于师”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为天下笑者,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无常:佛教用语,原指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毁灭的过程,没有常住性,后引申为死的意思。
C.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易》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D.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6.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1)《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3)《雨霖铃》中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体现周瑜指挥若定的一句是“,。”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裕的“”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太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盈积,人皆忘亡。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①给赐而劝课②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③。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太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④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①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②劝课:鼓励与督责,对努力发展生产的给予奖励。③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④榷的意思是专营、专卖,榷酒是我国封建证券实行的酒类专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制度。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