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2 16:53: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6题,约10150字。

  长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代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者常常三年五载不得回归,甚至在出行中出现问题,因而中国古代人特别重视离别,对离别有一种特殊的感受。三年五载乃至更长时间的离别,不知中间会发生多少故事,会有多少凶险,于是,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出现了,这就是路祭,古人称之为“祖”或“道”,或“祖饯”。
  祖饯活动的形成,据东汉崔寔记载,与黄帝之子有关。《文选》李善注:“崔寔《四民月令》曰: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祭祀路神的仪式是比较复杂的,第一步是“委土为山”,第二步“伏牲其上”,第三步“酒脯祈告”,最后“乘车躐之”。这四步的顺序都是固定的,它的意思分别是:面对障碍、供奉牲醴、祈告平安、毁掉障碍。祭祀的目的在于对前行路途上的障碍进行清扫,祈求行人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社会最初的送行侧重于“祖道”,也就是祭祀路神。在这一活动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在这一活动中,出行者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而对出行者的关切也就成为祖道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了祖道活动中的另一功能:饯送。
  《诗经》中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祖饯诗,应推《邺风》中的《泉水》。这首诗为饯别而作,其内容侧重于“祖”,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含意并不完全相同。那时的人们,纵使言“饯”,也重在“祖”的意义。毛传在《泉水》篇的传文中说:“祖而舍軷,饮酒于其侧曰饯,重始有事于道也。”元人许谦在《诗集传名物抄》卷二中对《邺风•泉水》进行疏解,解释魏晋之前的人在进行祖道活动中的心态:“軷,谓祭祀道路之神。軷,本山行之名。道路有险阻,故封土为山象,伏牲其上。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既祭,处者于是饯之,饮于其侧,礼毕,乘车轹而去,喻无险难也。”可见,祖道的意义确实重在“祖”。
  虽然重在“祖”,但确实也含有浓重的“饯”意。在这样的活动中,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而出行又是如此重要的活动,对于未来的未卜就可能在酒精的力量下引发激动情绪,渐渐地,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于是,祖道的内容渐渐丰富起来。
  周秦以来,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得到人们认可的。久而久之,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就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当临别“赠人以言”以“作诵”“作颂”的形式出现时,饯送诗便随之产生。《诗经•大雅•崧高》中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便是对临别以诵诗形式“赠人以言”的情形的精确记述,而《诗经•大雅•烝民》的“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则是对饯送诗艺术性的评判,是对“作诵”所起的安慰行人的价值的肯定。临别“作诵”可以称为中国古代送别诗的滥觞。
  (节选自吴淑玲《古代送别诗的成长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古人对离别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是因为当时社会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甚至在出行中会发生许多故事、许多凶险。 
  B.据崔寔《四民月令》说:“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可知,祖饯活动的形成与黄帝之子有关。
  C.从祭祀的目的“清扫路途上的障碍,祈求行人的平安”而言,古代送行侧重的都是祭祀路神,而不是离别的感伤。
  D.饯送诗歌是随着“作诵”“作颂”之类的形式出现而产生的,《诗经》中就有诗歌对此种“赠人以言”的情形做了精确记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路祭是一种祭祀路神,祈求平安的仪式,它又被称之为 “祖”“道”“祖饯”。之所以出现路祭,是因为古人出行存在众多凶险和意外。
  B. 祭祀路神的仪式有固定的四个步骤:“委土为山”、“伏牲其上”、“酒脯祈告”、“乘车躐之”。活动的重要角色是出行者,对出行者的关切也成祖道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C.最初的祖道活动,第一个功能是祭祀,第二个功能是饯送。这两个功能虽不能并驾齐驱,但却和谐地统一在祖道活动中。
  D.《诗经•邶风•泉水》一诗更多地注重“祖”的意义,因此,它才是《诗经》中具有完整意义的祖饯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祭祀路神的“牲醴”是有讲究的,即“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这可依据元人许谦在《诗集传名物抄》卷二中对《邺风•泉水》的疏解得知。
  B.《诗经》中的“祖饯”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含意并不完全相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诗既言“祖”也言“饯”,纵使言“饯”,也重在“祖”的意义。
  C.祖道活动内容的丰富离不开酒。酒精的力量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反应。话别、伤离、不舍、激励等等情绪随着酒逐渐注入祖道活动中。
  D.周秦以来,临别赠人以言的做法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