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指导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2/23 12:46: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10字。

  《季氏将伐颛臾》指导教学案
  丰县民族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指导教学书
  时间:2015年4月21日         主备人:陈思       审核人:
  课    题 《季氏将伐颛臾》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感情目标: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政治主张。培养国家利益至上、安定团结、崇尚和平、以民为本的理念。
  2. 认知目标:
  (1)学习和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2)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辩驳艺术。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感情调节( 2分钟 )
  (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师问:这几则关于“论学”的言论表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引导学生回顾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  春秋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语录体,凡20篇,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 、《中庸》、《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 《四书》  ”。
  《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 ,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让我们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
  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自学
  自学内容:朗读课文《季氏将伐颛臾》;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自学过程: (12分钟)
  1.用恰当的感情和速度朗读课文(结束后请学生朗读并评价)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