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例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10 7:5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对应考点  鉴赏诗词        

——古诗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例谈
(重庆  鱼洞中学  彭存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诗词就像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明珠。新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那么,在鉴赏古诗词时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如何鉴赏呢?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举例作扼要分析说明。
一、 捉意象(形象)
古代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就是客观物象;意,就是主观情感。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物象”,而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而成为意象。2002年高考题中对“折柳”的理解,实质上是对诗歌中形象(意象)鉴赏的考查。
①:特定意象
所谓“特定意象”是指已成为表达特定情思代名词的物象。如“月亮”可表思乡念人而成为特定意象。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中,都是借助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对故乡对亲人的情思。而2003年北京卷,针对韦应物《闻雁》和赵瑕《寒塘》中的两个诗句问:(在表达思乡之情时)为什么两首诗都写到雁?这里的“雁”已是思乡的特定意象。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意象,如:“松”代表高洁,“梅”代表坚强,“竹”代表节操、虚心,“荷”与“菊”象征高尚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折柳”表惜别怀远,“梧桐”表伤感,“烽火”借指战争等等,只要我们留意,这类词语还有许多,平时应注意储备。
②:不定意象
所谓“不定”,是指有的意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比如对“鸟”这一形象,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飞鸟”,隐喻像自己一样沉醉自然、恬静愉快的隐士。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众鸟”却与之相反,离自己而去的“众鸟”应是那些仕途得意、飞黄腾达之徒,“孤云”则是作者自己,这里诗人明显地传达出了对“众鸟”鄙视的信息,可见,“鸟”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鉴赏时应注意这类不定意象。
二、抓关键词(语言)
古人写诗作文非常讲究炼句、炼字,所以我国古代诗歌有含蓄深厚、精炼传神、意味隽永的特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千古佳句便是见证。如2003年的高考题中对诗眼“咽”、“冷”二字的鉴赏。 在这里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分析说明。
①关注动词、形容词类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还应特别关注那些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有名的“推敲”典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中的“绿”,“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中的“破”、“弄”,“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中的“闹”等,比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笼”,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个意象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迷蒙冷寂的水边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真可谓言简意丰、意蕴深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