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滨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2005.7
命题人:时寅敦 史建筑 董宝礼 泥立强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另有附加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用铅笔写在答题纸上,不要在试题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题卷由考生留存。
一、积累与运用(基础分15分,附加分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lín( )选 ②chóu( )躇 ③百无聊lài( ) ④tán( )花一现
2.名句填空。(4分,任选4小题,每题1分;全做可获得加分)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迹,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③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⑤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根据要求对对联。(4分)
①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其中一副春联的上联是“春回大地风光好”,请你对出下联:
②某商店开业之日想贴副对联,主人写的上联是“讲诚信生意兴隆”,请你对出下联:
以下4、5两题每题3分,可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做,可获得加分。
4.我国古代的人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各种联系,有的名与字同义,如张衡,字 ;有的名与字意思相反,如韩愈,字 。除名与字外,古人还有别号,有的以所居之处为号,如苏轼,自号 。
5. 请从我们学过的高一语文教材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一篇课文,紧扣文本写一两句精练的话,向新高一的同学推荐。(3分)
你最欣赏的课文:《 》 推荐的话:
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2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
(1)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2)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