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27 17:48: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50字。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文章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赏析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3.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鉴赏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教学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印发导学资料,内容略。)
    一、导语设计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
    二、探究与发现——研读标题
    提问:本文的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标题隐含了哪些问题?
    明确: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研读标题,我们应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三、阅读与分析——把握结构思路
    1.提问:文章的前6段,除去第5段外,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主义”?这几种“主义”的表现是什么?实行这些“主义”有什么样的后果?作者对这几种“主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分小组阅读该部分,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各小组发言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2.总结提问:综合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国际交流中的几种错误做法作批判。那么第5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内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