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810字。
《雨霖铃》导学案
时间:2013年月日 备课: 审核: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⒈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⒉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二、预习内容
⒈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 )
A.骤雨(jù) 暮霭(ǎi)
B.凝噎(yī) 都门(dū)
C.良辰(chén)舞榭 (xiè)
D.凄切(qī) 将息(jiàng)
⒉对《雨霖铃》上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寒蝉”“长亭”“晚”等词点明节令地点。
通过对景色铺写为下文伏笔。
B.“都门”两句以精练之笔和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
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留情正浓,一边兰舟催发急。
C.“执手”两句紧承上两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形
象逼真,凝练有力。
D.最后三句,以“念”作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以下,
一气流贯。“沉沉”着色轻淡,写尽了若有似无的离情别愁。
三、走近作者——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又因曾做过屯田令,人称柳屯田。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终生穷困潦倒。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且以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为特色,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提出疑惑——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