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六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28 16:06: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7大题,约4320字。

  汪清六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ān)更迭(dié)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朱拓(tuò)两颊(jiá)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呜咽(wū)桅杆(wéi)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  尘芥  训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
  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明宫传奇》讲述了一幅古代大型壁画引出的传奇故事,时代定位在武则天在位的大唐盛世。
  B.对戴望舒《雨巷》主题的理解,课后学生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5.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6.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二、名句填空(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3)从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题(共10 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叫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文中哪句话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2分)
  答:                                                       。
  2、王熙凤问黛玉和问婆子们的话目的是什么?(2分)
  答:                                                     。
  3、简单分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所采用的主要的描写方式。(2分)
  答:                                                       。
  4、有人认为: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是王熙凤个人非常精彩的表演。试结合文中的词语精练地概括其“表演”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段描写都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点?(4分)
  答:                                                      
  五、阅读文言文段,回答8-10题。(6分,每小题2分)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说,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顔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顔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