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教案12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哈姆莱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及其作品的社会意义;
2、了解主要人物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过程与方法:
1、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心理;
2、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莱特身上蕴涵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
体味主要人物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及作者简介(约7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课《哈姆莱特》。本课的作者是莎士比亚。请大家看本课的注释一第一、二行。“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请大家在“伟大”一词下画上着重号。“伟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才是卓越,超出寻常、令人敬仰钦佩的”,莎士比亚是凭借什么被称为伟大呢?
他的伟大在于他的抗争。莎士比亚生活在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荡的英国,此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莎翁的大多作品都体现了这种人文思想。也许现在和大家说这些,大家没有任何感觉,也感受不到这种人文思想有多伟大。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享受人性解放后的成果,觉得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当时抗争的风口浪尖上,所以我们感受不到那种抗争的困难。当时的抗争有多困难,那么去抗争的人就有多伟大。
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之父”,流传下来的剧本有三十多种,
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给我们大家说说,分享一下。
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四大喜剧有《无事生非》《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理清剧情,了解主要故事情节(约18分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哈姆莱特》又叫做《王子复仇记》。王子指的是哈姆莱特,那么王子的仇人是谁?他要报什么仇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注释一的故事情节。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