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ppt118
- 资源简介:
 
 - 共28张幻灯片,制作精美,立足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又注重对文本的拓展,以《说“木叶”》说开去,注重对学生旧知的巩固和诗歌鉴赏方法的介绍,有很强的实效性。并配有约1630字的教案,思维创新,不落窠臼。 - 从《说 “木叶”》说开去 
 双流中学 唐文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及古诗文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涵咏、合作探究获得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听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这一花一叶看似微小,但在诗句中却具有无限的暗示性,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林庚的《说“木叶”》,看“木叶”这一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又会唤起我们怎样的主观感受。请翻到教材P45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从《说“木叶”说开去》。
 二、划出文中引用的诗句
 1、明确这些诗句中有哪些和“木叶”相关的典型意象。
 1)、请学生大声的读出所有诗句
 2)、请学生回答和“木叶”相关的意象,老师边听取边板书
 板书: (落) 木 (叶)
 树 (叶)
 2、研读课文: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意象 季节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蕴 联想
 (落) 木 (叶)
 树(叶)
 3、全文总结
 “木叶”和“树叶”从概念上而言是相去无几的,但“木叶”却成了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树叶”在古代诗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