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一模块2011-2012学年度六校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7190字。
莱芜市高一模块考试 2012.1
语文试题 xianghe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一律填写在答卷纸的规定区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kě) 青荇(xìng) 内讧(gàng) 莘莘学子(shēn)
B.桀骜(jié) 漫溯(sù) 攒射(cuán) 卓(zhuó)有成效
C.惊诧(chà) 骨髓(suǐ) 牛虻(máng) 厉兵秣马(mò)
D.袅娜(nuó) 惩创(chuàng) 峥嵘(lóng) 梦寐(mèi)以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篙 枯躁 神采 陨身不恤
B.编缉 寥廓 和霭 安之若素
C.扫瞄 租赁 笙箫 融汇贯通
D.斑驳 观摩 惆怅 义愤填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2)小狗和艺术家相处的很好,艺术家 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3)朱自清站在月下,欣赏着那荷塘,望着那 的夜空,心中终于获得了些许宁静。
A.居然 常常 幽远 B.居然 往往 悠远
C.竟然 往往 幽远 D.竟然 常常 悠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清网行动”启动以后,莱芜市公安局民警更是不胜其烦,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多次登门做张某家属的思想工作,规劝其回乡自首。
B.《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C.李教授学识渊博,谈吐风趣幽默,讲起课來夸夸其谈,学生都特别喜欢。
D.莱芜大鑫珠宝新近推出的黄金首饰,款式新颖时尚,让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朝中社19号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17号逝世,报道说金正日逝世的原因是由于在外出视察途中过度劳累造成的。
B、近日,山东省莱芜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超市、商场、购物中心及家电经销店销售的电暖器、电暖风、电热毯和暖腰宝等产品进行了重点检查。
C、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四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D、在中央一再强调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并购交易比去年猛增一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题3分)
散曲
元代除了诗词依然处于“正宗”位置外,诗坛上又涌现出一种新样式,这就是散曲。
散曲之所以称“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剧本中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情节。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则与科白情节毫无联系,这就是 “散”,它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除此之外,散曲的特性,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体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章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增加衬字。在北曲中,衬字可多可少,但只能用在句头或句中;南曲则有“衬不过三”的说法。不管怎样,增加衬字,明显地具有口语化、俚俗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
元代民族交融,人口流动频繁,语音、词汇与唐宋时代相比,已有许多变化;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传入中原,也使与音乐结合的诗歌创作在格律上有所改变。正如王世贞在《曲藻• 序》中所说的:“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人、小贩、手工业者的生活喜好,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也需要产生更能表达时代情趣的诗歌体裁。这一切,是使诗坛萌发一种新花的土壤。
自从散曲兴起以后,作者如林,作品繁多,内容涉及歌咏男女爱情,描绘江山景物,感慨人情世态,揭露社会黑暗,抒发隐逸之思,乃至怀古咏史,刻划市井风情等等方面。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作者具有不同的创作个性,曲坛也出现珠玉纷呈的局面。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清深,二曰豪旷,三曰婉丽。可以说,这三品就像三种原色,它们互相渗透,调制出缤纷斑斓的色彩。一般说来,延佑之前,散曲作家兼写诗文,像杨果、卢挚等;或兼擅杂剧,像关汉卿、马致远等,其风格以豪旷居多,更能显出真率自然的曲味。延佑之后,则出现一批专写散曲的作家,如张可久、贯云石、徐再思等,风格以婉丽居多,有时则伤于雕琢。当他们竭力锤炼字句,追求典雅工整,向诗词写法靠拢,甚至使之“词化”的时候,散曲便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特色,走向衰微。
6.下列对“散曲”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曲是诗歌的又一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