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华中师大一附中 胡国华)
一、复习备考的整体思路
(一)转变教学观念
1.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在全面推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下,高考命题一定对此会有所反映,因而必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在复习备考中也要相应地改变教法,用好新教材,研究新教法。
2.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
高考改革,总是要朝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遵照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来进行。高考命题是以能力立意,重在考能力,考素质。高考复习应以培养和升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不可盲目搞“模拟大战”、“题海大战”。
3.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
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不忽视“工具性”的前提下,大力增强文学和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二)全面统筹安排
1. 两大板块、三个阶段。
我们把高三的教学分为两大板块、三个阶段:所谓两大板块,一是五六册的教学;二是总复习。所谓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学期,上第五册,并开始第一轮总复习(考点训练);第二阶段;上第二册,并进行第二轮总复习(专题训练);第三阶段;进行第三轮总复习(实战演练),迎接高考。
不可忽视五、六册的教学。现在,有不少学校,很忽视五、六册的教学,有的只讲几
篇文言文,有的走马观花式地过一次就算完。一到高三就全力投入高考复习。这样做,其实是得不偿失。因为五六册的内并不是可有可无,他们和前四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忽视了五六册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有缺陷,完整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就被打乱。很清楚,五六册的内容,本身就具有总复习的功用。忽视五六册的教学,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划算的。
2. 一本资料、三种考杳。
选好一本资料,也只选一种资料。组织好三种方式的考杳,即月考、调考、联考。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按这一思路统筹安排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效果很好。本校连续
9年升学率100%,重点率90%以上,上清华北大人数40人左右,高考人平总分在600分以上。十多年来,升学率、高分率、名校率一直保持湖北省第一,在全国名列前茅。本人任教的2003届一个班,考上北大清华的就有14个。2004年高考,湖北省700分以上的有7人,本校有4名,其中最高分707分为省理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