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240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编者:若飞 审定:康源 2009.6.1
【学习目标】
1、了解弗罗姆及其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感受不同阶段的爱。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
2、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学习过程】
一、细读文本,自主积累
1、注音
辜负( )罪孽( )惶恐( )履行( )休戚相关( )归根结蒂( )
给予( )给以( )解数( )押解( )刹那( )刹车( )
赢得( )羸弱( )专横( )横竖( )诞生( )涎水( )
心劳日拙(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
2、解词
节外生枝: 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咄咄逼人:
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1、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2、题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写作对象是“母亲、母亲、孩子”,写作内容是“爱”,写作层次是“母爱、父爱、孩子的爱”。请依据写作层次梳理本文思路。
3、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请填写下列表格。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 龄 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婴儿期)
8岁以下(幼儿期)
8—10岁(童年期)
少年时期(成长期)
成熟时期(成熟期)
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三、细读文本,筛选信息
(一)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①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②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③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点拨: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
2、比较分析,说说母爱与父爱两者差别的原因。
3、小结(初步得出弗罗姆观点,集体朗读)
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