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记叙文如何选材
- 资源简介:
约3910字。
考场记叙文如何选材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而材料的选择是考场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通过巧妙选材来使我们的考场记叙文出奇制胜呢?
【方法指津】
一、以小见大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在考场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就能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以小见大,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小题材中挖掘出大主题。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材料,“大”主要是指深刻的、闪光的思想。所以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因为以小见大,本身就是文章极好的写作方法。朱自清写《背影》,也只是写了一件父亲买桔子的小事。莫泊桑写爱国主义这么个大主题,也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
二、以实写虚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至空洞,如“尝试”、“诚信”、“独到的感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可以采用虚实相生法。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话题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
“虚”与“实”是一对相反相对的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的、明朗的。以实写虚是指对于那些虚题,写作时要首先考虑话题或命题中包含什么思想、什么感情、什么理念,再从这些思想、感情、理念入手,发掘或选择具体材料,以具体详尽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作者对话题或命题的独到见解或感悟。如“追求”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写作了。这一话题可以写一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