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作文而言,知识部分是死的,它考查的是我们简单的实际能力,但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语言的运用实际上就是能力的考察。<br>
在语言表达方面,我想要考查的是这样几个方面:<br>
第一方面,是准确。使用词准确,使用成语准确,使用句子时的表达准确。第二方面,要鲜明。语言表达时,要尽可能地做到鲜明。第三方面,表达要连贯。第四方面,要简洁。第五方面,是得体。第六方面,是生动。第七方面,是要有变化。下面我想依次针对语言运用的这七方面的要求,分别谈一谈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br>
第一方面,语言表达要准确。我们应该能够用正确、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特别是要注意把握词性在表义过程当中的作用,做到词性的运用准确;要把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做到同义词的运用要准确。<br>
辨析同义词的具体方法,可以从四方面入手:<br>
首先,我们要注意辨析词义。<br>
词义的范围大小有不同,比如“性质”和“品质”,“战争”和“战役”,有比较宽泛和比较狭窄的范围的不同。词义的轻重也有不同,比如“批判”和“批评”,“绝望”和“失望”,前者比较重,后者比较轻。<br>
另外,词义的具体和概括也不一样,比如“河”和“河流”,前者是具体的河,而后者是个集合概念;再比如“书”和“书籍”,“书”是具体的概念,而“书籍”就是集合的概念。<br>
词义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字形或字义相近的一组词”,它所侧重表达的意思,也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爱护”和“爱惜”,乍看起来差不多,可“爱护”偏重于在爱的基础上去保护,而“爱惜”是由于爱而珍惜的意思,表达的侧重不一样;“效率”和“效果”,“效率”是说办成这件事所用的时间或精力的大小,而“效果”是强调这件事情做完了以后的结果。<br>
第二,要从色彩上辨析,色彩有感情色彩,有语体色彩。<br>
就感情色彩来说,词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比如一件事情做完了,要想说做完以后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成果”、“后果”,“结果”。这三个词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成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结果”是中性词。<br>
就语体色彩来说,词有书面语,有口语,有方言,以及一些专业术语。比如同一个人,我们叫“妈妈”,这是口语,写在文章里就会写“母亲”,这是书面语,到了有些地区,就要称“娘”,或其他称呼,这就属于方言词语。比如“盐”,在化学里就得叫氯化钠,这是一般的口语和专业术语的不同。<br>
第三,就是要辨析词的用法。在词语的用法中,有搭配习惯的不同,和适用对象的不同。<br>
就词的搭配习惯来说,比如“发扬”,常常和“优点”、“传统”、“作风”搭配,而“发挥”常常和“作用”、“干劲”、“积极性”、“创造性”这类的词搭配,所以乍看“发扬”和“发挥”好像意思相近,但是它与后面的词搭配的习惯是不一样的。还有“改进”和“改善”,也是近义词,“改进”经常和“工作”、“方法”、“技术”这类的词搭配,而“改善”就常和“关系”、“条件”、“生动”这类词搭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