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语文月刊语》2010届高考复习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27 21:22: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450字。语 文 试 题
liuwenyaningz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3分)
A.倩影菁华 侗族胴体 拜谒碣石 沏茶亲戚
B.楔子歇息 炽热整饬 教唆梭子 绽放蘸酱
C.睥睨媲美 木讷老纳 褪色吝啬 湍急喘息
D.缧绁蓓蕾 骁勇饶舌 皈依大阪 孝悌缔结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步入高三,考生们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长时间复习功课过度用脑,长此以往大脑便积重难返,学生的记忆力也有所下降。
B.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费投入就达8000万元。影片还没开拍,已被
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C.该镇制订了《关于规范村务重大事项工作程序的意见》,要求杜绝“一言堂”,还权于群众。
D.先生临行前送了我几张写有赠言的涂鸦小作,几笔丹青惟妙惟肖,几句短语情真意切。能得此知音,琴瑟相和,真乃快哉之事啊!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英特尔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联手共同开发新一代芯片近日即将问世,可使用户在无线宽频通 信等方面更方便。
B.胡锦涛强调,培养具有高尚品质,掌握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C.历史发展到明初,海上运输日益显示其优越性,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出现了中国对外交往通道从陆路到海路的重大转折。
D.对蛋白质的研究在人类疾病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尽管它刚起步,很多技术还有待完善,但其潜力不可低估。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事实上,大众是需要媒介的理性力量的。正如 。尽管与那些热闹的娱乐文化相比,《大国崛起》在绝对收视率上显然还有差距,但是, ,它所带来的那种将我们从庸庸碌碌的感性生活中挣脱出来的理性的尊严,却用一种媒介传播的“质量”升华了媒介传播的“数量”, ,从而体现了媒介理性的影响力。
① 媒介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一样,人类生活也需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② 人类生活需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一样,媒介也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③ 它所唤起的人们对民族、对历史、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热情关怀
④ 它所唤起的人们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前途和命运的热情关怀
⑤ 用一种媒介传达的“深度”置换了媒介传达的“广度”
⑥ 用一种媒介传达的“广度”置换了媒介传达的“深度”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长房遂欲求道,而顾家人为忧。翁乃断一青竹,度与长房身齐,使悬之舍后。家人见之,即长房形也,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葬之。长房立其傍,而莫之见也。于是遂随从入深山,践荆棘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长房不恐。又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群蛇竞来啮索且断,长房亦不移。翁还,抚之曰:“子可教也。”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如何!”
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长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发冢剖棺,杖犹存焉。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或在它坐,独自恚怒,人问其故,曰:“吾责鬼魅之犯法者耳。”
汝南岁岁常有魅,伪作太守章服,诣府门椎鼓者,郡中患之。时魅适来,而逢长房谒府君,惶惧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头乞活。长房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