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同步练习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读〈伊索寓言〉〉〉延伸学习
思维训练
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要讲根据,讲理由。讲理由好像很难,其实并不难,其中包括运用我们熟悉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的复句或一群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讲明自己的理由。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课内阅读
一.阅读1-3段完成1-4
1.第1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个分析”指的是什么?
2.第3段开头一句中的“这些感想”指的是什么?
3.文章可以从“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开头,而作者却先说一个社会现象,引出一个正确的分析,然后用“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的比喻讲出一番道理,这样安排结构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4.“三重安慰”实质意味着什么?
二、阅读下文第四段,完成1~4题。
1.“他”是指当时社会上的哪一类人?
2.概括“蝙蝠”和“他”的“方法”:A.蝙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一句中的“穷”和“硬”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
4.上文中共用了三个冒号,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第13段,完成1~5题。
1.在儿童读寓言方面,作者的观点与卢梭的观点有何异同?
异: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