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言文单元“求学之道”复习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8 7:22: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5180字。
“求学之道”复习学案
一、复习要点:
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文言现象,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文。
2、学习借鉴比喻说理和正反对比说理两种论证方法
3、把握获得教养的两种途径:自主学习与从师学习。
二、基础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或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1)木直中绳( )槁暴( )( )参省( )( ) 句读( )
戕( )害 慰藉( )筋骨( )须臾( )( ) 六艺经传( )
(2)假yú( )马 qiè而舍之( ) kuǐ( )步 官盛则近yú( )
yí ( )笑大方 跋shè( )
2、(1)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所代表的人和事物。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使动用法。
①驾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
③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
⑤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
(2)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动用法。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 )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师说》)( )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
⑤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 长沙》)(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③而耻学于师( )
④不拘于时( )
⑤其皆出于此乎( )
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②蚓无爪牙之利(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⑤句读之不知( )
⑥吾欲之南海( )
4、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用心一也 古义: 今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③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⑤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⑥不拘于时,学于余( )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②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⑤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⑥三更灯火五更鸡, 。 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
⑦ , ;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