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6 14:50: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70字。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莫文华编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读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2、了解文学语言不同风格及其表现。
  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掌握鉴赏文学语言的方法与技巧,会写300字左右的语言赏析文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文学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它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的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它一般具有形象化、凝炼含蓄、感情色彩强烈、具有音乐美的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风格、修辞手法及作用。
  二、课文链接:
  1、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
  ①用词准确生动。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②善用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③善用新鲜贴切的比喻。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2、范文示例:
  精当的用词
  ——《荷塘月色》第六段语言特色简析
  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淡雅,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文章的第六段,在叠音词和动词的使用上尤见功力。
  首先是叠音词的使用精当。“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修饰荷塘四周的树,描摹出了荷塘四面的树的风姿绰约, 又重重叠叠;“重重”将荷塘围住,写出了树丛的环绕的形态,又有层次感;“阴阴”的树色,写出了树丛的繁盛葱茏,月光下的依稀朦胧;“隐隐约约”修饰远山,写出了远山的朦胧素淡。这样写不但形象而且富有音乐感,有利于表达对荷塘的喜爱
  (用词之妙:什么方法,怎样描写,有何作用)
  同时,这一段在动词使用上也很精巧。“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中的“漏”字,侧面表现的树丛的浓密,也写出了月下荷塘的幽美意境,如用“照”就显生硬,也不符合作者的心境与所描写的意境;把灯光比喻为“渴睡人的眼”,这“渴”字十分精确,“渴睡人”的眼睛一睁一闭的情态,契合灯光漏下荷塘的忽明忽暗,月下荷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