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面授讲义:正确使用成语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4 9:38: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20字。高三语文面授讲义(10. 12)
  教师:张国瑞
  单项复习四 正确使用成语
  一、考什么,怎么考
  1.对成语单独命题进行考查始于1992年,它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纵观11年全国高考题考查的46个成语,其特点主要是:一考感情色彩的误用,如凤毛麟角(1992年)、无所不为(1995年)、半年八两(1995年)、趋之骛(1997年)、处心积虑(1998年)、雨后春笋(2002年);二是考适用对象弄错,如巧夺天工(1992年)、美轮美奂(1999年)、炙手可热(1999年)、汗牛充栋(2000年)、偃旗息鼓(2002年);三考望文生义,如差强人意(1993年)、不刊之论(1993年)、首当其冲(1995年)、万人空巷(1997年)、望其项背(1998年)、有口皆碑(2002年);四考具双重含义的成语,如灯红酒绿(1992年)、苦心孤诣(1993年)、想入非非(1995年)、淋漓尽致(2000年)。
  二、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戒望文生义。
  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的简单叠加组合,其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哈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切不可望文生义。如:在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文不加点”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文不加点”形容才思敏捷,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作者显然望文生义,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
  2.戒褒贬不分
  成语和其它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就举出现成语使用错误。如:一个人打了草稿大家来评价和修正,即使后来原稿剩不下多少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没。“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成语。例句是称赞打草稿的人为后来的评价和修改作了积极贡献,不能称其为“始作俑者”。
  3.戒弄错对象
  成语词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是汗牛充栋。“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得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极多,只能指物不能指人。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4.戒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的词义虽有共同之处,但有轻重之分,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自然不同。运用成语不分语义轻重,必然出现使用错误。如: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坦荡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水落石出”出自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意思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例句指的是坏事败露,明显力度不够,可改为“东窗事发”。
  5.戒前后矛盾
  在成语的使用中,如果对成语的语义、色彩、轻重等把握不准,尤其是两个成语连用时,很容易造成前后自相矛盾。如: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了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用在这里与后面的“为时已晚”相矛盾。
  6.戒画蛇添足
  有些成语运用造成的语句错误,并不是成语本身运用不正确,而是由于成语与句中其它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造成语意重复,画蛇添足,形成语病。如: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某种专长的人。成语的意思是让内行的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7.戒生搬硬套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其鲜明特点就是结构相对稳定,不允许生搬硬套。随便更换语素或拆散结构,就会造成成语运用方面的错误。如:有的干部开拓意识不强,工作前怕狼后怕虎,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躲之夭夭”是模仿成语“逃之夭夭”生造的一个短语。成语“逃之夭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后以“桃”谐音为“逃”,是逃跑的诙谐说法。作者仿造的“躲之夭夭”属于生造词语。
  8.戒不明典故
  神话、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人民群众的口头俗语等,如果不明典故,很容易造成成语误用。如: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重结秦晋之好。“秦晋之好”出自元代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在春秋时,秦和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并不指两国的关系友好。
  三、例题解析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2年全国高考题)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