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约2560字。
《陋室铭》教学设计
宁夏永宁县增岗中学
杨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翻译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理解,背诵。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文常用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由《陋室铭》的由来的故事导入。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司,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2、请学生简介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多媒体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