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mpga
  • 资源大小: 1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 16:35:4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490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学习重点】
    1. 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2.积累诗歌相关意象的内涵
【学习要点】
一、概念解析
1.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2.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二、基本思路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读诗文——找意象——析词语——悟情感——赏技巧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三、试题类型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
四、例题分析
1、诗中赏画:概括意境,描摹图景。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这是近年常考的一种题型)                                                                                         
①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例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题型一:意象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附:常见意象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        、品格的        。
②对月思亲,引发                            。
③以折柳表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④以蝉喻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       的象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          ,以抒发                的感慨。
⑥菊花,             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