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0字。
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例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译文: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
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例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译文: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搏斗。
2.“……,抑……”, 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
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 译成“把……怎么办?”
例1: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
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例2: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安置)?
8.“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 译为“用来……的”、“……原因”。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