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解读高考仿用句式的隐性要求
□姚芹明
《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 年第3 期
高考仿用句式的题目一般会在题干中对如何仿写作出明确的限定,这些限定我们称之为显性要求。除显性要求外,被仿句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要求,这些要求又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我们称之为隐性要求。显性要求很容易把握,但要成功仿写,还要认真辨析被仿句中的隐性要求。
一、辨察辞格
例: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2002 年北京卷)
原作:墙角的花,仿写:——————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分析:仿用句式,要涉及到修辞。若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必须用什么修辞手法,但被仿句已暗含某种修辞,这时必须对被仿句隐含的修辞格进行分析,仿写才具有针对性。例题是提供范例式仿写,用的是拟人修辞,仿写时必须采用拟人修辞,才符合仿写的要求。
参考答案:树上的果,你沾沾自喜时,生命便结束了。
二、句式一致
例:以下面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2005年重庆卷)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
写的话是:———————————
————————————————————
分析:仿用句式一般都有形式上的约束性。仿写的句式和被仿句句式是否一致,是仿写能否成功的关键。这种一致,体现在仿写时要清楚被仿句句式特点。若是单句,要分清单句的类型,是什么语气,什么句式;若是复句,要明确分句间关系、关联词语是什么。从上文句式看,整个句子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前一分句的特征是:行为+不完全肯定+结果,后一分句的特征是:不行为+完全否定+结果。参照例句格式操作,就能做到仿句和被仿句“形似”的统一。
参考答案:并非所有的希望都能成为现实,但不抱希望是绝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三、短语对应
例:《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2006 年湖北卷)
分析:对被仿句句式有了认识还不够,还要弄清被仿句局部结构特点,对被仿句(特别是对联)进行分解,明确短语的性质,做到仿句的词性和被仿句词性(有时甚至包括标点符号)对应,且位置相同。结合例题版面特征,从分析短语性质入手,第二版填入的必须是两个动宾结构短语,且宾语前面都有一个修饰性词语。第四版前半句应该填入主谓结构短语,后半句应填入动宾结构短语,且宾语前面有两个修饰性词语。这样才能满足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两两对应的要求。